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11篇
冶金工业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Fe~(2+)-H_2O_2在酸性介质中氧化孔雀石绿反应褪色,但丙二醛加入Fe~(2+)-H_2O_2-孔雀石绿组成体系抑制褪色反应,且体系的吸光值随着丙二醛的含量增加呈线性增长。据此原理建立可见光分光光度法测定溶液中丙二醛的含量。在最优实验条件下,波长λ=620 nm,175μL硫酸、40μL硫酸亚铁、400μL孔雀石绿,140μL过氧化氢,反应时间为15 min、反应温度35℃时,线性回归方程为:ΔA620 nm=0.197 1ρ-0.014 3(ρ:μg/mL),线性范围为0.125~3.50μg/mL,检出限(3S/K)为0.068μg/mL,该方法分析挂面中的丙二醛的含量,回收率在95.7%~107.1%之间,分析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2.
四溴双酚A对Fenton反应产生的羟基自由基氧化固绿FCF的反应具有抑制作用,建立了一种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中痕量四溴双酚A的方法。探讨了硫酸用量、硫酸亚铁用量、固绿FCF用量、H_2O_2用量、温度以及时间等因素对体系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方法操作简单、便于快速分析。在最佳实验条件下,方法的线性范围为2.67×10~(-6)~3.33×10~(-5)g/L,相关系数R为0.9992,检出限为1.6×10~(-7)g/L。方法应用于土壤中痕量四溴双酚A的测定时,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9%~4.1%,回收率为90.8%~109.4%。  相似文献   
3.
以Si-Al氧化物为催化剂,4分子筛为脱水剂,乙酰丙酮与取代苯胺在室温下反应制备了6种标题化合物,反应条件温和,收率高,最高可达80%以上,且催化剂可以回收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4.
去氢枞酸是歧化松香的主要成分之一,是一种结构中含有羧基、菲环骨架等手性中心的二萜类天然化合物。对去氢枞酸的改性多集中于羧基,但随着研究的深入,结构中菲环骨架的改性也逐渐增多。改性化合物表现出和羧基改性衍生物相似的如抗癌等的生物活性,有的还具有羧基改性化合物所没有的光学活性。主要从去氢枞酸菲环结构的改性及其衍生物活性两方面,综述了近五年来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并对下一步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脆硫铅锑矿是一种多金属复合硫化矿,一般的选矿技术很难将铅锑分离,常采用冶炼技术使其分离。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冶金工作者先后研发了多种工艺对铅锑进行分离,其中火法、氯化水解法和硫化钠浸出法等工艺投入了生产使用。随着冶炼技术的迅速发展,现有冶炼工艺不能满足当前需求,其局限性逐步显现。简述了脆硫铅锑矿的主要特点,针对氯化水解法、硫化钠浸出法和火法冶炼脆硫铅锑矿的工艺特点及存在问题,提出富氧强化熔炼法冶炼单铅矿及脆硫铅锑矿与单铅矿混合冶炼的最新工艺,指出今后应加强富氧强化熔炼工艺单独处理脆硫铅锑矿的研发力度。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从葡萄籽中提取葡萄多酚的方法,将葡萄多酚制作成面霜。考察面霜的稳定性、安全性与清除自由基能力,比较了粗提葡萄多酚面霜、纯提葡萄多酚面霜和维生素C面霜的清除自由基能力,以及纯提葡萄多酚的含量清除自由基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以高锰酸钾为锰源,以葡萄糖、果糖、纤维素、聚乙烯醇、丙酮为还原剂,通过溶剂热法成功制得纯相的纳米锰氧化物。采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等手段对制备产物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以丙酮为还原剂,在反应温度为180℃、反应时间为4 h条件下,制备产物为棒状的纯相四氧化三锰纳米粒子,粒径为50~150 nm,粒径分布均匀,且可通过反应条件进行调控。  相似文献   
8.
本文综述了大位阻基团α-二亚胺镍催化剂催化乙烯、降冰片烯聚合、极性单体共聚及负载大位阻基团α-二亚胺镍催化剂催化乙烯聚合近十年研究进展,分析大位阻基团α-二亚胺镍催化剂芳烷取代基立体结构催化烯烃聚合活性及聚烯烃材料性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分别采用盐酸和氢氧化钠浸渍方法对上林沸石改性,改性沸石在溶液中搅拌情况下,吸附选矿废水中金属离子。考察溶液pH值、沸石粒度、吸附时间对Cu~(2+)和Zn~(2+)离子吸附性能的影响,溶液中金属离子浓度通过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结果表明,选矿废水中锌、铜离子去除率达99.8%。  相似文献   
10.
合成了两种新型的带边臂硫原子的水杨醛亚胺型[O-NS]三齿配体配位的钛配合物Ti1和Ti2。研究了两种配合物在助催化剂MMAO作用下催化乙烯聚合的性能。结果表明,配合物Ti1表现出了中等的催化活性,最高可达73.8 kg/(mol·h·atm);将亚胺键还原后的配合物Ti2在25℃、Al/Ti比为2 000时,催化活性达188.5 kg/(mol·h·atm),最高活性提高了2倍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