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化学工业   27篇
建筑科学   2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聚丙烯表面的光化学改性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相似文献   
2.
预光照聚四氟乙烯薄膜表面的无光引发剂气相光接枝聚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聚四氟乙烯(PTFE)薄膜的非极性表面光接枝改性,以赋予其在面一定的极性,改善表面的亲水性。采用预光照、不加光引发剂,用紫外光直接引发PTFE薄膜表面的丙烯酸接枝。改性后薄膜表面的水接触角由98°降至65°,染色程度明显提高。研究了反应条件对接枝结果的影响,并通过ESCA等分析手段,探讨了接枝反应机理。预先照可活化PTFE膜表面,使聚四氟乙烯的C-F键断裂产生自由基。光引发剂二苯甲酮不能引发PTFE膜,而能引发丙烯酸,便之一生均聚物,不加二苯甲酮可减小接枝阻力。  相似文献   
3.
硅铝氧烷溶胶复合PMMA增强NBR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2-甲基丙烯酸与硅酸钠,硝酸名反应,制得硅铝氧溶胶,。在该溶胶存在下进行甲基丙烯酸甲酯无皂乳液聚合,蜊硅铝氧烷溶胶复合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填充到丁腈橡胶中,其硫化胶性能与填充硅铝氧溶胶者相比,拉伸强度有明显提高,硫化促进作用也很明显。从拉伸断裂面的SEM照片可以看出前者呈韧性裂,而后者为脆性断裂。  相似文献   
4.
聚丙烯酸酯无皂核壳乳液聚合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采用无乳液聚合技术,合成了PBA/PMMA核壳结构的复合乳液,研究齐聚物用量及配比、温度,DDM对齐聚物聚合反应速率的影响,以及引发剂浓度,齐聚物浓度等因素对核壳乳液聚合速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综述了单组分聚氨酯密封胶贮存稳定性的各种影响因素,讨论了预聚体的合成、催化剂和固化剂的选择及填料、脱水剂以及灌装工艺等对单组分密封胶贮存稳定性能的影响,提出了提高单组分聚氨酯密封胶贮存稳定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聚丙烯成核剂的近况、协同作用和成核效应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聚丙烯(PP)/石墨/CaCO3导热复合材料,分别研究了CaCO3增韧母料、石墨的添加量对复合材料导热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500A的CaCO3增韧母料对改善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最为有效;将石墨和500A共混复合时,可以同时提高复合材料的刚性和韧性;随着500A及石墨用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热导率及热稳定性相应提高,熔融温度略微下降;复合材料中PP的结晶度随500A用量的增加而下降,随石墨用量的增加而增加;PP/石墨/500A(质量比45/30/25)复合材料的热导率为纯PP的3倍,缺口冲击强度与纯PP相近,拉伸强度有所下降,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增加了28%。  相似文献   
8.
聚四氟乙烯薄膜表面光接枝改性的ESCA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紫外光接枝表面改性的聚四氟乙烯(PTFE)薄膜进行了X-射线光电子能谱的研究。PTFE表面在预光照阶段发生C-F键的断裂,产生活性中心;在接枝反应阶段,PTFE表面的C-F键继续受紫外光照射而发生断裂,氟原子脱落,从而接枝上丙烯酸单体。  相似文献   
9.
水解聚马来酸酐的阻垢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以水为溶剂,30%H2O2为引发剂,在复配催化剂(M2+/Cu2+)作用下水解聚马来酸酐对含CaCO3合成水的阻垢性能。结果表明:水解聚马来酸酐对碳酸钙有良好的阻垢性能,在pH值为6~9,ρ(Ca2+)=250 mg/L,ρ(HCO3-)=250 mg/L,ρ(水解聚马来酸酐)=10 mg/L时,阻垢率达90%;当水解聚马来酸酐与表面活性剂联用(质量浓度分别为4 mg/L和1 mg/L)时,阻垢率可达93%。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控制气—液分散体系的悬浮聚合产物的粒度与粒度分布,采用水与空气为实验体系,考察气—液分散过程中气泡直径及其分布与液体流速及搅拌的关系。用照相法测定液体流速及气泡直径。发现液体流速、速度梯度、气泡直径随釜内位置的变化分别可用一次、二次、三次曲线表征。气泡平均直径及其标准差与转速的关系分别为:■以上二式便于我们在聚合反应初期选择适当的转速,控制气泡直径及其分布,以利于最终获得所需的聚合物粒度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