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2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2014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CO_2管道输送技术现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油田三次开采的深入与碳捕集封存技术的发展,CO2注入成为提高采收率与缓解温室气体效应的有效手段,针对气源地与注入地差异问题,管道输送以输量大、输送距离远、经济性好等优点成为CO2输送的最重要途径。通过对国内外CO2管道输送技术的研究,针对四种管输状态(即超临界输送、密相输送、液态输送、气态输送)的不同特点,得出管输中超临界输送与密相输送是较为合理的输送方式,并分析了输送过程中遇到的关键技术问题,为国内CO2管道输送的开展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
陈磊  韩喜龙  宁雯宇 《当代化工》2014,(8):1429-1430
以火驱W/O型乳状液为例,系统研究了搅拌转速、搅拌时间、搅拌形式等因素对乳状液制备的影响,优选了乳状液的制备条件,并将室内制备的模拟乳状液的粘度和相同含水率的现场采出液的粘度进行了对比,确定了室内制备乳状液的条件。实验表明:间歇式搅拌好于连续性搅拌;随着搅拌转速的增加,配制模拟乳状液所需时间减少;在同一搅拌转速下,在搅拌初期,随着搅拌时间的增加,形成的乳状液表观粘度逐渐增加,但当乳状液达到某一状态时,若继续增加搅拌时间,乳状液的表观粘度基本维持不变。  相似文献   
3.
龙17井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川庆钻探工程公司和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在九龙山构造的一口重要预探井,设计井深为5 850 m。为解决Φ177.8 mm套管悬挂固井前钻井液漏失严重的难题,经固井专家对固井方案和工艺设计的研究,决定采用西南石油大学研制的具有高效抗污染和提高界面胶结质量的前置液体系。应用结果表明,前置液在改善界面胶结质量和保证有效层间封隔的效果明显,不仅能保证固井施工安全,而且还避免了因顶替效率低、界面胶结质量差导致的测井质量差和潜伏的环空油气水窜问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