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19篇
化学工业   2篇
建筑科学   12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1篇
原子能技术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宏达 《建筑电气》2003,22(3):24-27
阐述了雷击建筑物的反击和电磁振荡过程,说明否定电缆段的屏蔽效果和硬性推行10350μs检验标准是不合理的。  相似文献   
2.
某小区加固与改造方案浅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某小区建筑物的累计沉降量过大引起房屋的质量问题,分析其小区主体结构和基础上的原因,结合用户需求,提出了较为合理的加固、拼接方案.  相似文献   
3.
根据山区雷电活动的特点,在雷暴运动的路径上装设独立避雷针(线),以放电消除雷云电荷和吸附低空掠过的云团中的电荷,从而减少局部地区的雷击,称为区域性防雷。  相似文献   
4.
论现代建筑物防雷的思想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系统的观点讨论现代建筑物防雷整体系统的诸要素、结构及其功能,并以层次分析法说明优化防雷设计的要点。  相似文献   
5.
论山区建筑物防雷与区域性防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宏达 《建筑电气》1995,14(3):37-41
针对山区雷电活动特点提出区域性防雷的概念和导雷器的设计方法。指出山区建筑物防雷应由导雷器、避雷带(网)和进线保护三部分组成。  相似文献   
6.
高效避雷针保护范围的确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FD1型高效避雷针的直流击穿电压和放电-几何模拟理论确定其保护范围,得到高效避雷针比普通避雷针多出15米的截击距离。本文还对高效避雷针机理做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7.
为了认真分析雷击建筑物时防雷装置与低电压供电系统中雷电过电压和雷电流的分配问题,国内防雷学术界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这种讨论对我们学习IEC防雷规范和制订我国建筑物防雷规范是非常重要的。由于大家从事的工作和专业不同以及由此产生的一些不同观点,这是很自然的事。我们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建设性地讨论这些问题。历史上,我国防雷学者曾经进行过大量防雷试验研究,提出过诸如DBSGP(分流、搭接、屏蔽、接地、保护)系统防雷理论,建筑物防雷6项设计要素和3道防雷的防线(或称3个防雷子系统)的整体防雷和综合防雷的设计思想。其中许多…  相似文献   
8.
建筑物防雷的变与不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马宏达 《建筑电气》2002,21(2):26-28
回顾了建筑物防雷发展的历程和防雷观念更新的情况,指出了现在防雷的基本原理和一些误解,以及笔者对防雷接地和安装过电压保护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至今,虽然对地基静载荷试验仪器的测力计量性能进行计量检定,但并不能满足试验的要求。本文依据现行的试验方法和试验仪器的计量检定证书及其所用的计量检定规程,分析了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中国化学会光化学委员会成立暨第四届全国光化学学术讨论大会1987年10月7日至11日在北京召开。严东生、唐有祺、徐光宪、钱文藻等专家、教授和领导同志,以及中国化学会、中科院数理化局和国家基金委的有关负责同志出席了大会。 中国化学会理事长徐光宪教授宣布中国化学会光化学委员会成立,并宣布了第一届光化学委员会主任、副主任、秘书和委员名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