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2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1篇
冶金工业   6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9 毫秒
1
1.
采用多弧离子镀膜技术在925银合金表面沉积浅黄色氮化锆薄膜,研究了镀覆时间和基底粗糙度对膜层颜色及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银合金基底上镀ZrN膜时,成色迅速,镀覆1~2 min时膜层颜色已接近2N-18黄色;随镀覆时间延长,膜层的a*基本不变,b*逐渐减小;镀覆条件相同时,镜面基底膜层的a*略小于砂面,耐腐蚀性能优于后者;ZrN膜层的抗变色性能远远优于银合金基底和18KY电镀层。因此,银合金基底镀覆1~2 min所得ZrN薄膜可很好地满足首饰的颜色和耐蚀性要求。  相似文献   
2.
饰用18K玫瑰金工艺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75Au25Cu玫瑰金经常出现的冷加工性能和铸造性能差等问题,设计配制了多元合金化饰用18K玫瑰金,并对该合金的工艺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试验合金的熔化温度范围窄,充填性能好,有助于获得致密度较高、表面质量好的铸件;冷加工硬化水平较低,硬化速率平缓,有利于进行冷变形加工、镶嵌宝石等操作.合金在377.4...  相似文献   
3.
金属首饰表面处理是整个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工艺环节,长期以来,首饰企业主要沿用传统的手段和工艺来处理首饰表面,打磨抛光材料较落后,工具原始简单,影响了生产效率、贵金属损耗和产品的最终质量。随着首饰加工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企业面临着用工成本增加、允许金耗降低、原材料价格高涨、工费利润微薄及环保压力大等诸多严峻挑战,因而寻求先进高效的打磨抛光材料,研制适合首饰产品结构的定型工具,  相似文献   
4.
针对K黄金在铸造过程中遇到的表面疏松、氧化夹杂、晶粒粗大等问题,研究配制了一种18K黄色金合金,并检测了其铸造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多元合金化、合适的成分配比及熔铸工艺等途径,该黄色金合金的流动性好,晶粒细小,组织致密,氧化夹杂少,不易产生缩孔(松)和裂纹,表现出优良的铸造性能,适合用作铸造工艺饰品材料。  相似文献   
5.
采用人工汗液浸泡法及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测试了316L不锈钢(/%:0.023C,17.57Cr,11.23Ni,2.03Mo)11种成型和表面处理工艺条件下的镍释放率。试验结果表明,50%压下率冷轧、1050℃固溶,镜面抛光的316L不锈钢型材镍释放率只有0.02 μg/cm2/周,很好地满足了欧盟新标准EN1811:2011的要求。但是成型工艺(冷轧态,铸态)表面处理方式(粗糙度)、取样方式(纵、横向)都会直接影响材料的镍释放率,使其提高3~26倍。  相似文献   
6.
气孔是铸造纯银首饰的主要缺陷之一,其根本原因是氢、氧等气体在熔融银液与固态银中巨大的溶解度差别而析出造成的。减少或避免纯银首饰中的气孔,熔炼铸造过程中必须采用适当的保护和除气措施,尽量减少进入金属液中的气体,并促使金属液中的气体在浇注前释放出来。实践证明,采用纯净干燥炉料、控制回用料比例、真空回充惰性气体保护、还原性火焰保护、液面覆盖木炭或脱水硼砂、吹氩脱气、多次冷凝和重熔等措施可有效降低气孔的产生。  相似文献   
7.
针对传统千足金饰品存在的硬度低、易变形磨损、款式单调、工艺价值和艺术价值不高等问题,介绍了电铸硬千足金饰品的特点,并结合中国民众对黄金饰品的偏好习惯及国际金价的走势,分析了电铸硬千足金饰品的市场前景。同时,分析了电铸硬千足金工艺现状,指出了无氰工艺更符合绿色环保的要求,是电铸硬千足金的主要发展方向。针对当前无氰电铸硬千足金工艺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电铸液体系,开发出稳定性更好、价格更低廉的添加剂,同时企业要不断积累生产经验和提高管理水平,以降低硬千足金饰品的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8.
电铸硬千足金饰品变形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铸硬千足金饰品具有成色高、硬度高、可佩戴、耐磨损、轻巧等特点,突破了传统千足金首饰品的局限,得到了市场的青睐。但作为薄壁中空铸件,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会遇到变形问题。本文从产品结构、壁厚、电铸液、电铸工艺条件、操作方法等方面分析了电铸硬千足金饰品产生变形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9.
试验研究了超低碳Cr-Ni-Mo奥氏体不锈钢316L(/%:0.023C,0.55Si,0.86Mn,17.57Cr,11.23Ni,2.03Mo)和抗菌超低碳Cr-Mn-Mo-N-Cu-Ag奥氏体不锈钢HNSAg(0.024C,0.48Si,18.72Mn,18.05Cr,1.96Mo,0.55N,0.48Cu,0.13Ag,0.12Nb)的冷作硬化和耐磨蚀性能。HNSAg钢由10 kg增压感应炉熔炼,锻成15 mm板,再经1 100℃1 h固溶水冷处理。结果表明,固溶状态的HNSAg钢的形变抗力较316L钢高,但仍然保持优良的塑性变形能力。在相同腐蚀磨损条件下,HNSAg钢耐磨蚀性能比316L钢高,其32 h耐磨蚀失重率约为316L钢的1/2。  相似文献   
10.
系统研究了Zn对斯特林银的铸造、冷加工、抗电化学腐蚀、抗硫化变色和抗氧化红斑等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适量的Zn可以改善铸造性能,抑制斯特林银中出现缩松缺陷,有助于获得致密的铸态组织,并有利于改善合金的抗电化学腐蚀、抗硫化变色和抗氧化性能。但是Zn量超过约3.5%后容易产生晶粒粗化和氧化夹杂物,并使抗电化学腐蚀和抗硫化变色性能略有下降;Zn不利于斯特林银硬度的提高,其含量越高,合金的铸态硬度越低;Zn含量在2.5%以内时合金有较好的冷加工性能,超过此值后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