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3篇
化学工业   1篇
金属工艺   1篇
建筑科学   1篇
能源动力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通过上海崇明越江通道长江大桥B1标工程水中墩施工事例,详细叙述了采用混凝土预制底板钢吊箱施工桥梁水中墩承台的设计计算和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2.
美国学者迈克尔·E·波特(Micheal.E.Porter)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明确提出,国家能否具备较强的创新机制和能力,能否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优势,是决定国家兴衰的根本因素。竞争优势理论超越了传统比较优势理论的论点,引起世人的普遍关注,故对其予以扼要介绍与评价  相似文献   
3.
简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学者万克尔.E.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明确提出,国家能否具备较强的创新机制和能力,能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优势,是决定国家兴衰根本因素。竞争优质理论超越了传统比较优势理论的论点,引起世人的普遍关注,故对其予以扼要介绍与评价。  相似文献   
4.
半导体温差发电器的工作性能优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应用有限时间热力学理论分析了半导体温差发电器的工作性能.推导了在内外均不可逆情况下发电器的输出功率和效率的表达式,并在此基础上重点讨论了发电器在外部条件变化时的性能,获得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轴向永磁电机热设计及其研究发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轴向永磁电机由于其轴向尺寸短、功率密度和效率高等优点,在许多领域应用前景广阔。轴向电机特殊的磁路结构使其散热结构和方式有别于传统径向电机,近年来已有大量文献针对该类电机的热设计和优化进行深入的研究。该文介绍了轴向电机各种损耗及其计算方法的研究现状,对轴向电机热分析方法的特点进行总结归纳,分析不同热管理技术的共性规律,阐释它们各自的优缺点。最后,给出轴向电机热设计方法未来的发展方向,展望轴向电机的应用前景。该文研究工作对轴向永磁电机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半导体制冷系统的适应性调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已建立的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利用数值求解的方法研究了半导体制冷系统的适应性调节的问题。根据实例,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冷端温度的目标调节方法进行了分析,提出了2种调节方法,“缓调节”和“快调节”,以及目标调节的一般步骤,且指出这种方法并不是最优的调节手段,应该寻找最优调节函数来对冷端温度进行“前馈”调节。最后对冷端温度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以期对最优调节函数的寻找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在温度为700~870℃和应变速率为0.001~0.01s~(-1)条件下对多道次温轧TC4钛合金板材进行超塑性拉伸试验,研究该合金的低温超塑性变形行为与断裂机制。发现最佳超塑性变形条件为800℃,0.001s~(-1),试验获得的最大伸长率为1 550%。在温度为700℃、应变速率为0.001s~(-1)和0.01s~(-1)时,伸长率分别为576%和356%。多道次温轧形成的细小晶粒、破碎弥散分布的β相以及变形过程的动态再结晶均有利于提高合金的超塑性。合金的应变速率敏感系数m值随温度升高而增加;在800℃和870℃超塑性变形时的激活能分别为226.8和220.2kJ/mol,在700℃时激活能增大到377.5kJ/mol。合金超塑性断裂是由内部孔洞长大连接和外部缩颈共同作用导致的。  相似文献   
8.
乐伟  李茂德 《节能》2004,(7):3-7
本文对饱和池沸腾状态下的临界热流 (CHF)模型及其新发展进行了归纳和总结。经研究分析发现 ,现有实验结果的解释理论还不够充分 ,其中的分析模型都是基于时间平均和空间平均后的结果 ,掩盖了沸腾的动态特性。因此要引入新的实验手段来研究各影响参数对CHF的作用。提出了要利用微型光学探头和微型热电偶来对厚液层的流体性质和热工性质进行实验研究 ,以获得对CHF现象更深入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目的筛选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依赖的TF-1亚克隆细胞株,用于重组人NGF(rhNGF)生物学活性的测定。方法逐步将含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ecombinant human granulocyte macrophage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rhGM-CSF)的培养基替换为含鼠神经生长因子(mouse nerve growth factor,mNGF)的培养基,将rhGM-CSF依赖的TF-1细胞驯化为mNGF依赖的TF-1细胞;绘制mNGF依赖的TF-1细胞的剂量-效应反应曲线,计算信噪比(S/N)和细胞最大效应(maximal effect,Emax)区间;用甲基纤维素半固体培养基对mNGF依赖的TF-1细胞进行克隆化,镜下挑选单克隆细胞,扩大培养,绘制各单克隆细胞株对NGF的剂量-效应反应曲线,并对其中反应性最好的单克隆细胞株进行STR图谱鉴定;对细胞接种密度和培养时间进行优化;用筛选出的细胞检测rhNGF的生物学活性。结果经驯化,rhGM-CSF依赖的TF-1细胞可在只含mNGF的培养基中正常生长,并对NGF的刺激呈良好的剂量-效应反应关系;驯化后的mNGF依赖的TF-1细胞对mNGF的剂量-效应曲线的信噪比为2.0,Emax为0.43;共筛选出15株细胞形态良好、倍增时间稳定的单克隆细胞株,其中A2亚克隆细胞株(TF-1-A2)反应性最好;该细胞中未发现人类细胞交叉污染现象,仅在CSF1PO位点与ATCC TF-1细胞数据有差异,可判定为TF-1细胞;细胞接种密度为5×104个/ml、培养时间为72 h时对rhNGF有良好的反应性,可用于rhNGF生物学活性的检测。结论成功筛选出1株对NGF具有良好反应性的TF-1-A2亚克隆细胞株,可用于定量检测NGF的生物学活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