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金属工艺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激振频率对焊接残余应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研究了不同激振频率对焊接残余应力降低程度的影响.以等厚矩形低碳钢板焊接件为典型试件,利用试验模态分析技术测定试件的固有频率和振型,分别采用不同频率激励试件振动,并用盲孔应力释放法测定振动前后试件焊接残余应力,结果表明:激振频率不同,焊接残余应力的降低程度不同;以试件的固有频率振动时降低应力幅度比非固有频率大,低阶固有频率的振动降低应力幅度比高阶固有频率大;试件残余应力降低幅度随激振频率变化的趋势与试件幅频特性曲线的变化趋势表现出一定的相似性.同时,试件的振型对焊接残余应力的降低幅度也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2.
铸铁构件固有频率与其残余应力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铸铁构件残余应力的评价过程一直相当繁琐.为找到一种简便无损的铸件残余应力评价新方法,以梁形铸件为研究对象,从理论计算和实际测试2个角度对铸件固有频率与其残余应力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得出了反映二者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由这一模型可知,梁形铸铁构件残余应力与其固有频率的函数关系为抛物线,即铸件残余应力与其固有频率的平方成比例.利用其数学模型对一组梁形铸铁试件的残余应力和固有频率进行了理论计算,同时采用X射线应力测定法和实验模态分析方法测试它们的残余应力和固有频率,得出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3.
基于CAD/CAM的复杂曲面数控三坐标投影加工误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刀位点间连线与原有刀具轨迹所在平面的夹角α(或曲面上刀位数据的Z坐标增量Δz)对基于CAD/CAM的复杂曲面数控三坐标投影加工误差十分敏感.当用弦长代替弧长时,投影加工两刀位点间直线插补轨迹的法向加工误差Δt是以原有刀具轨迹走刀步长或行距加工曲面时两刀位点间直线插补轨迹的法向加工误差Δy的cos2α(0°<α<90°)倍.若α(或Δz)达到一定值,就会因原有走刀步长或行距的过渡拉伸而产生严重的过切(步长拉伸时)或欠切(行距拉伸时)现象,使被加工曲面出现明显的折面或残留面.应引入控制参数α(或Δz),根据曲面加工精度要求设定限值αmax(或Δzmax),当α>αmax(或Δz>Δzmax)时,进行刀位密化处理,以保证曲面加工精度.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自由曲面三坐标投影法数控加工的步长误差和行距误差。提出了自由曲面三坐标投影加工误差补偿对策。引入控制参数Δz,根据曲面加工精度要求设定限值Δzmax,当Δz>Δzmax时,进行插入刀位处理,以保证曲面加工精度。  相似文献   
5.
盘类铸件振动时效工艺参数的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振动时效机理,应用模态分析技术,提出一种盘类铸件振动时效工艺参数优化设计的新方法.结果表明,为了获得与铸件残余应力相一致的动应力,提高振动时效技术效果,应依据铸件的固有振型和铸件的残余应力分布特点设计铸件的振动时效工艺参数.当残余应力以径向分布为主时,应采用鼓型振型;而残余应力以周向分布为主时,应采用鞍型振型.  相似文献   
6.
优化铸件振动时效激振频率参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针对目前国内外铸件振动时效(VSR)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梳棉机盖板为典型试件,分别利用试验模态分析技术和X射线衍射应力测量法测定试件的固有频率和宏观残余应力,较系统地研究了不同激振频率对铸造残余应力降低程度的影响.得出铸件宏观残余应力随激振频率变化的规律:激振频率不同,铸件残余应力降低程度不同,用铸件的固有频率激振可有效降低其宏观残余应力,用低阶固有频率激振降低残余应力的效果比用高阶固有频率好.设计铸件振动时效激振参数时,应优先选用铸件的低阶固有频率.  相似文献   
7.
对基于CAD/CAM的三坐标数控曲面加工的参数线加工方法、截面线加工方法和投影加工方法的加工表面质量、加工效率、编程的方便性及零件加工程序规模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为合理选用三坐标数控曲面加工方法提供了参考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加工曲面和工艺条件下,参数线加工的加工表面质量较高,截面线加工的加工效率较高,投影加工编程方便且具有较大的综合优势。文中给出了在相同加工曲面和工艺条件下,参数线加工、截面线加工和投影加工方法的零件加工表面粗糙度、加工时间、零件加工程序规模的实验数据,并据此提出了它们的适用范围。最后,提出了提高三坐标数控曲面加工质量和效率的措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