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9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9篇
建筑科学   8篇
能源动力   14篇
轻工业   4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The adsorption/desorption property of adsorbent is crucial to the performance and efficiency of a system of extracting water from atmosphere. Several kinds of adsorbent can adsorb water vapor in air, such as molecular sieve and silica gel. But their equilibrium uptake is not high. The authors have prepared a new composite adsorbent——SiO2·xH2O·yCaCl2, which is composed of macro-porous silica gel and calcium chloride. The preparation process is as follows: immerge macro-porous silica gel …  相似文献   
2.
3.
设计并搭建了一种碟式聚光光伏发电系统,介绍了系统的结构,阐述了系统工作原理,并对其进行了户外实验研究。根据实验结果,该碟式聚光光伏系统的几何聚光倍数为150倍,其峰值功率为1.5315W/cm2,平均效率为26.58%,电池平均工作温度为46.875℃。太阳直接辐射强度和电池温度是影响三结砷化镓光伏电池性能的主要因素。与现有的单晶硅光伏电池片相比,三结砷化镓聚光光伏电池具有转换效率高、电学性能好等特点,所收集的电池温度、输出功率、效率等数据对碟式聚光光伏系统的进一步研究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将两级压缩与CO_2跨临界循环技术相结合,设计了一套以小型CO_2两级压缩制冷循环为制冷系统的冷藏柜。研究该CO_2系统及冷藏柜在C,D 2种测试工况下的性能,并与在相同条件下的CO_2单级压缩试验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对于两级压缩制冷循环,C工况下的COP高于D工况,蒸发温度则低于D工况;C、D工况下,CO_2两级压缩制冷循环的COP分别比单级压缩制冷循环高11%~15%、15%~17%,排气温度分别低26~30℃、29~32℃;机组在2种工况下分别运行12 h、17.5 h后,负载温度降至7.2℃,运行时间分别小于标准要求的19 h和24 h;证明了将CO_2两级压缩制冷循环系统运用于冷藏柜中可提高系统性能,为今后CO_2冷藏柜的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主要分析了补气增热泵系统,包括闪蒸器系统和过冷器系统的研究进展,介绍了一些国内外改进型准二级压缩热泵系统,研究了准二级压缩用压缩机的研究现状,并对不同制冷剂的准二级压缩系统进行了对比分析,说明了准二级压缩热泵系统存在的问题,阐明了解决方法并提出今后的研究与发展方向,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绿色加工是国际国内金属加工行业的趋势,采用自行设计的低温冷风装置进行绿色磨削试验研究,测试低温冷风温度(范围:- 40至- 80℃)、压力、磨削进给量、砂轮粒度等因素对试件表面加工质量的影响,发现存在磨削最佳参数组合,且低温冷风下的磨削质量可以达到传统磨削的精磨标准.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超市使用的冷藏柜,其CO_2双级压缩制冷循环系统中带中冷器的气冷器的出口温度并不理想,高于环境温度许多的情况,课题组提出了优化气冷器管程布置的试验方案。利用MATLAB程序对带中冷器的气冷器进行了模拟计算,并对CO_2双级压缩制冷循环系统中带中冷器的气冷器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对气冷器管壁出口温度的实验值和模拟值进行了对比分析,验证了模拟程序准确性。并且对现有的带中冷器的气冷器进行改进:修改CO_2的流动线路,增大中冷器的换热面积,对气冷器的管程进行了重新的分配,然后对改进的带中冷器的气冷器的出口温度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显示,改进方案能有效优化带中冷器的气冷器的出口温度,提高了气冷器的整体性能。  相似文献   
8.
以多流程板壳式换热器为研究对象,建立了板程与壳程的物理模型并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流速、流道数对流量分布特性的影响及流量分布特性对传热效率、压降的影响。通过增大导孔直径和改变入口角度对板程进行了优化,通过设置双入口和增加挡板对壳程进行了优化。研究表明:多流程板壳式换热器的板程与壳程均存在严重的流量分布不均匀现象,且板程要比壳程更为严重,不均匀性会随流速和流道数的增大而增大,并导致板程传热效率下降6%~14%、壳程下降2%~5%,且均造成压降的增大;增大导孔直径和改变入口角度均有利于板程流量的均匀分布,但效果有限,双入口模式可以很好地改善壳程流量分布的不均匀性,而添加挡板虽使不均匀性降低,但是造成了压降的增大。  相似文献   
9.
冰蓄冷空调系统优化控制的经济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济南市某办公大楼为模拟对象,用改良温频法计算出济南市标准年5 ̄9月份的动态负荷。分别选择进口制冷、蓄冰设备和国产制冷、蓄冰设备,设计出常规空调系统和部分冰蓄冷系统,并对部分冰蓄冷系统采用制冷机优先控制和优化控制。比较了各种系统在不同控制方式下的初投资和年运行费。分析了制冷和蓄冰设备、电价结构、电力优惠政策、控制方式对冰蓄冷系统经济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2008年10月25日上午,上海理工大学动力工程学院制冷专业校友联谊会成立大会在上海理工大学综合楼报告厅隆重召开,出席本次大会的有制冷专业创始人缪道平与蒋能照等教授、上海理工大学杰出校友樊高定、学院党总支书记蒋明明、常务副院长张华、党总支副书记吴建安、动力工程学院教师代表及历届制冷专业校友近300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