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金属工艺   8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1篇
冶金工业   1篇
原子能技术   3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 毫秒
1.
2.
本文介绍了常见的几种在汽车车身上的电机应用,包括直流有刷电机控制,有霍尔/无霍尔直流无刷电机控制和永磁同步电机控制,不论是哪一种电机控制方案,英飞凌公司推出的基于ARM内核的Embedded Power IC都是最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4.
刘赓  徐天仇 《轻金属》1991,(11):1-4
2 法国铝土矿考察 2.1 地质概况法国铝土矿床属地中海沉积型,大部分布在南部距地中海沿岸50~70km范围内,矿床赋存于侏罗纪中期地层,底板为侏罗纪喀斯特石灰岩,顶板为白垩纪石灰岩,较为稳固。  相似文献   
5.
美国M1主战坦克是最新一代主战坦克中的优异者,与M60坦克系列相比,M1在防护、机动性、火力以及RAM—D性能(可靠性、可用性、可维修性和耐久性)等方面均有所改进。为了  相似文献   
6.
王岩  李俊  荣雪荃  刘赓  杨志刚  陈浩 《轧钢》2022,39(4):18-26
快速加热是新一代先进高强钢热处理技术,具有高效率、环保低碳等优点。大量研究表明:相比于慢速加热,高强钢在快速加热过程中会出现复杂的再结晶、元素扩散以及固态相变等非平衡热动力学竞争行为,因而通过快速加热技术可以调控出新型非平衡微观组织,拓展了高强钢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调控空间。介绍了近年来快速加热技术在第3代先进高强钢(Q&P钢和中锰钢)中的应用,讨论了快速加热对高强钢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同时,对快速加热高强钢领域所面临的科学与工程问题进行了讨论和展望。  相似文献   
7.
8.
对一侧为双层透光玻璃,另侧为蓄热墙,中间为开口的自然对流空气层所组成的双围护结构,在日照作用下的稳态传热现象进行了计算研究,并以墙高3m,空气层为最佳厚度为基础,计算出其倾角为10°—90°时,在对流、导热、辐射3种传热的耦合作用下的两维无因次速度场、温度场和热特性曲线。计算表明,法向日照强度不变时,倾角在50°—90°范围内,通过围护结构的有效热量变化不大:当法向日照强度随倾角变化且有峰值时,有效放热量亦呈相应的峰值型变化。  相似文献   
9.
苏杰  丁雅莉  杨卓越  宁静  刘赓 《钢铁研究学报》2022,34(10):1023-1033
摘要:纳米贝氏体的成功开发使得常规条件下对钢铁材料组织的纳米级细化成为可能,然而奥氏体中低温转变的热动力学条件限制了纳米贝氏体的相变速率,阻碍了纳米贝氏体钢的合金范围拓展和大规模工程应用。梳理了近期国内外学者针对这一问题开发的纳米贝氏体相变加速技术,综述了化学成分、预相变、预变形、强磁场等条件下贝氏体相变加速方面的进展。综合分析表明,针对贝氏体相变需充分考虑贝氏体形核以及长大2个过程。纳米贝氏体合金和工艺的设计需充分考虑各因素对2个过程的不同影响,充分优化贝氏体相变动力学和微观组织。复合相变加速技术可以成为纳米贝氏体钢开发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0.
基于TDOA的空间定位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第三代(3G)移动通信的发展和美国E911规定的颁布,蜂窝网络移动台(MS)无线定位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注视.该服务能够提供有关移动台位置的信息,因此在很多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提出了一种基于到达时间差(TDOA)的三维定位算法.其主要思想是用一新变量代替定位估计中的二次项,把非线性估计转化为两次WLS(加权最小二乘)线性估计.此算法结构简单,计算量较小.通过模拟仿真,结果证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