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8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1篇
冶金工业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三点弯曲试样研究了疲劳裂纹在奥氏体/铁素体异种钢焊接接头中的扩展行为与显微组织的关系。测得了疲劳裂纹在Cr25Ni13/13CrMo44异种钢焊接接头中的扩展速率da/dN,并且讨论了疲劳裂纹扩展与显微组织之间的关系。分析实验结果认为,在奥氏体/铁素体异种钢焊接接头中,疲劳裂纹的扩展路径主要受组织韧性的控制。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插销试验,采取不同预热温度对超高强度钢的焊接冷裂纹敏感性进行试验研究。通过金相和扫描电镜对断口和组织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本钢材对氢致裂纹非常敏感,易产生穿晶,沿晶断裂及二次裂纹。采取预热和适当后热,会改善材料的焊接性。  相似文献   
3.
奥氏体/铁素体异种钢焊接接头熔合区组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了熔合区马氏体层的组织特征,并用模拟成分炼钢的方法测得了马氏体层内Ms点的分布规律。实验结果表明:熔合区马氏体层的组织是位错型马氏体,在马氏体层内,距熔合线位置不同的点有不同的马氏体转变温度Ms;马氏体转变温度主要受熔合区成分梯度控制。在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熔合区马氏体组织形成的模型。  相似文献   
4.
应用针状扫描微参比电极,进行了天然海水中921钢及其焊接接头电位分布测定和局部腐蚀动态过程的行为研究。试验所得三维扫描电位分布图直观、准确地显示了试件表面电位的分布,腐蚀活性点的发生与发展,阳极区及阴极区的位置及随时间的变化关系,极化状态的试验结果还为材料的保护提供了很好的数据。  相似文献   
5.
近十年来,随着一些具有某些特种要求(如高温、高压、低温、高强、耐蚀等)的新材料的广泛应用,新的焊接工艺方法、新能源研究、新设备研制,生产的自动化相应发展起来。从熔化焊开创的工业范围大面积应用以来,焊接技术达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焊接技术进步正朝着高质量、高生产率、降低能耗方面前进。焊接技术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有美、苏、日本三国。现就焊接技术领域内某些方面,作些浅析。 1.焊接材料 (1) 高效铁粉焊条:提高生产率途径之一是在焊条药皮中加入大量铁粉,熔敷系数可达18g/Ah,比  相似文献   
6.
35CrMnSiMoVA超高强度钢不同温度预热的插销式冷裂试验结果表明,此材料冷裂敏感性很大,只采取提高焊前预热温度的措施不能大幅度提高临界断裂应力,必严格限制氢含量,采取焊前顶热及焊后的后热相配合的焊接工艺。  相似文献   
7.
8.
本文研究了热循环的改变对焊接热影响区冲击韧性的影响及其断口特征。实验结果说明,冷速越大,冲击韧性越好;冷却时间长,显微组织粗化,出现粗大孪晶马氏体,这是影响韧性低的主要原因。模拟加热后,再经900℃、600℃两次加热,可改善影响区的冲击韧性。  相似文献   
9.
通过35CrMnSiMoVA超高强度钢的热模拟试验,研究了不同焊接热循环对其热影响区韧性的影响及其与显微组织的关系。结果表明,t_(8/5)减小时,冲击韧性提高,选用合适的焊后加热可提高热影响区的韧性  相似文献   
10.
针对钢结硬质合金(DT40)和模具钢(Cr12)异种材料的真空扩散焊接性问题,研究了有关中间过渡层的合金成分和填加方法对焊接工艺和接头质量的影响,使焊接接头获得了令人满意的结合强度,采用金相分析,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等先进的研究方法对接头组织、元素扩散情况和拉伸断口形貌进行了研究,并就刷镀过渡层在真空扩散焊接过程中的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