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金属工艺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研究了采用高温卷取热轧态原料和常化态原料生产高牌号冷轧无取向电工钢组织、织构和磁性能。研究发现钢卷采用750℃高温卷取,下线后立即采用"保温罩"对钢卷进行保温,时间96h,然后空冷至100℃时上线生产的工艺可取代常化工艺生产高牌号冷轧无取向电工钢。冷轧上线前,热轧态原料的表层为大量的再结晶组织,这部分组织包括了热轧轧制时保留下来的动态再结晶组织,钢卷本身高温回复后产生再结晶晶粒,以及在保温罩内保温时形成的再结晶组织。高温卷取的热轧态和常化态的热轧卷作为原料时,试样织构类型相似,取向分布密度接近,再结晶后织构类型仍然相似,取向分布密度仍然接近。Goss织构对磁性能增加有促进作用。实验钢中较好的磁性能对应的织构[{100}+Goss]/{111}的比值较高,体现了织构的遗传性。  相似文献   
2.
叶铁  周成  高振宇 《特殊钢》2013,34(5):28-31
通过对35W300高牌号0.35 mm冷轧无取向电工钢卷(/%:0.002C、2.71Si、0.22Mn、0.015P、0.003S、0.0020N、0.55Als)头、中、尾组织、织构及对应的磁性能的试验研究,发现因热轧时12 MPa高压水连续冷却造成接触轧辊的钢卷头、中、尾在不同温度下轧制,卷取后钢卷头部处于卷心、温度略高而冷却速度略低于钢卷尾部,致使钢卷纵向组织、织构不同,成品卷头、尾各250 m内磁感逐渐增加,铁损逐渐降低,250 m外至钢卷中部磁性能稳定。通过将热轧辊的冷却方式改为周期冷却和卷取后的层流冷却改为钢卷70 m后开始冷却,至钢卷尾部70 m前停止冷却的方式使得钢卷纵向铁损差异明显减小,磁感差异略有改善。  相似文献   
3.
对高牌号无取向电工钢35W300的成品进行了第二次退火,对第二次退火后的成品性能、纵横向磁性能差异和组织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第二次退火温度的升高,晶粒长大,磁性能优化。铁损平均值下降0.0875W/kg,磁感平均值升高0.008T。第二次退火温度为820℃的产品的磁性能能够满足用户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4.
利用电子背散射(EBSD-electron back-scatting diffraction)检测分析技术和磁性能测量技术研究高牌号冷轧50W300无取向电工钢2.3 mm热轧板低温(820℃)和高温(920℃)常化对其组织、织构和电磁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920℃ 2min(45 m/min)常化时,电工钢成品的铁损最低,磁感最高。此时,电工钢卷外层晶粒组织发生脱碳并快速生长;次表层晶粒生长较为缓慢,晶粒尺寸较小,且均匀。中心层组织晶粒再结晶时,尺寸均匀。同时织构水平降低,表层织构慢散,次表层和中心层织构近似于冷轧织构,有利于电工钢磁性能的织构比例提高。  相似文献   
5.
在生产高效无取向专用电工钢50W310G时,常化炉均热段出现供电异常波动事故,导致均热段炉温从920℃波动960℃而后又降低至800℃并停产。为了弄清本次事故对电工钢组织、织构和磁性能造成的影响,将事故卷在相应的温度区间进行在线(不切断)取样。利用万能拉伸机、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X射线织构测试仪和磁性能测量等技术手段,研究和分析冷轧无取向电工钢事故钢的卷微观组织、织构和电磁性能。研究发现事故钢卷随温度的降低,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呈现增大趋势;晶粒随着温度的降低再结晶效果越来越差,温度840~800℃时出现“混晶”组织;AlN夹杂呈现较大的方块状,但Al和N的元素占比变化较小。事故卷中,随温度的降低,磁性有利的(100)<001>、(110)<001>位向组分增加,不利的(111)<110>组分减弱,这种反常的变化与炉内的张力波动有关。磁性能变化最终体现在随温度的降低铁损增高,磁感降低。通过以上研究可知:对常化炉均热段供电事故产生的事故卷处理的最好方式是采取二次常化或者继续生产根据实际电磁性能进行降级(降低牌号)改判处理,从而减少废品产生,降低事故增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