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2篇
金属工艺   2篇
建筑科学   7篇
能源动力   1篇
冶金工业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管式炉与模拟垃圾,考察CaO、SiO_2和Al_2O_3三种氧化物在不同的质量分数与温度条件下对焚烧过程中Pb迁移分布的影响,采用ICP-AES测量反应后Pb的质量浓度,HSC Chemistry软件模拟反应的微观进程。结果表明:焚烧温度600~900℃内,Al_2O_3对Pb没有化学吸附效果,SiO_2和CaO均能使Pb更易迁移至底灰中;但温度高于750℃时CaO对Pb的迁移分布没有明显的影响。在相同的焚烧温度和添加量下,三种氧化物对Pb的吸附效果为SiO_2CaOAl_2O_3,但吸附能力随着温度的升高均逐渐减弱。热力学平衡模型也验证了这一结果。  相似文献   
2.
南澳大桥全长11.08 km,目前尚在建设当中,是广东省有史以来最长的跨海大桥。综合分析了桥位特殊的环境条件下影响桥梁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因素,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提高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技术措施,旨在保证南澳大桥100年设计使用年限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用等温热重法,对六种生物质焦样与二氧化碳的气化反应进行研究。利用热天平进行实验,对所得重量——时间曲线加以分析和处理,从而可得出六种焦样的化学反应动力学参数、反应速率方程式,为生物质能源利用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等温热重法生物质空气气化反应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应用等温热重法对4种生物质焦样与空气气化反应进行研究。利用热天平进行实验,对所得重量-时间曲线加以分析和处理,从而可得出4种焦样的化学反应动力学参数、反应速率方程式。为城市生活垃圾的气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梅钢加热炉月生产统计数据为基础,通过回归曲线坐标直接建立热负荷与生产率的拟合关系.求出了该加热炉的经济点,并比较了该加热炉在经济点附近生产与日常生产的节能量。  相似文献   
6.
基于连续、可控合成开发微反应系统与工艺,设计搭建了由注射泵、聚四氟乙烯毛细管以及油浴锅组成的毛细管微反应系统。利用注射泵,通过调节注射泵流速,从而控制反应时间,在极短的时间内合成出三维Bi2S3纳米棒簇。通过改变配体及反应时间,Bi2S3由纳米颗粒向一维纳米棒过渡。利用XRD、TEM对其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7.
用煤渣粉作为矿物掺合料制备 C50高性能混凝土,并与Ⅱ级粉煤灰复掺,研究煤渣粉掺量对水泥凝结时间、混凝土流动性、抗压强度及耐久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煤渣粉替代部分水泥可以提高高性能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氯离子渗透性,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优于Ⅱ级粉煤灰;煤渣粉掺量为20%时,混凝士抗压强度达到最大值,为空白样的120%;煤渣粉...  相似文献   
8.
建筑陶瓷业每年要产生大量的水煤浆渣,废料堆放成为重要难题。这里以建筑陶瓷水煤浆废料为主要原料研制了以石英和莫来石为主晶相的陶瓷抛光砖,并采用XRD、SEM分析了建筑陶瓷水煤浆渣掺量对陶瓷抛光砖的晶相、气孔结构与断裂模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水煤浆渣掺量为5%的抛光砖具有很好的力学性能,满足瓷质砖标准。  相似文献   
9.
针对某钢铁公司热镀锌机组退火炉直燃加热段(DFS)内复杂的燃烧、流动、传热过程与其操作参数的关系,利用CFD技术进行建模与仿真计算,研究了烧嘴的空燃比与空气预热温度对炉内组分浓度场与温度场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直燃加热段空燃比在4. 0及以下,炉段内的还原性气氛符合生产工艺的要求;模拟找出了与试验工况截面温度一致的几组优化组合操作参数(空燃比/空气预热温度),分别为3. 7/720 K、3. 8/600 K、3. 9/450 K和4. 0/300 K,此时DFS出口及中心截面的平均温度与试验工况的3. 5/600 K一致,其中4. 0/300 K工况下,煤气用量减少11. 88%,节约能源明显。  相似文献   
10.
煤气中羰基硫脱除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脱除煤气中羰基硫的方法,总结比较了一些脱除羰基硫较好的加氢或水解催化剂和吸附剂的研究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发展趋势作了分析预测。指出多元复合金属氧化物吸附剂是今后发展的趋势,它集加氢、水解催化转化和吸附煤气中各种硫化物为一体,可实现工业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