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1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3篇
建筑科学   3篇
轻工业   1篇
武器工业   3篇
自动化技术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湖南省资兴矿务局周源山煤矿机采工作面使用MJQ—80型机组采煤,动力载波控制。由于安装载波机的空间位置较小,机组上的换向开关被拆除。机组在采煤过程中常因煤层硬度大、牵引速度快或者遇到夹矸等情况发生电机堵转现象。这时动力载波机的信号传输受到强信号阻塞  相似文献   
2.
随着Linux的普及,Linux的实时性越来越受重视,但目前对该领域内研究进行综述的工作较少,并且已有的综述性工作主要从算法的自身结构对实时调度算法进行划分,而非从使用者的角度,根据解决的问题模式去划分,从而不易于指导工业级的应用实践。为此,文中从Linux实时调度算法所针对的问题模式出发,对实时算法进行分类。分类基于由内到外,从通用问题场景到具体应用问题场景的原则,最终形成了层次良好的分类结构。该分类的优点在于:除了更易于指导工业级的应用实践,也更加准确地描述了实时调度算法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3.
<正>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电子技术在煤矿中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由于煤矿井下环境条件十分恶劣,所以无线电遥测、遥控和遥讯即“三遥”装置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功率放大器是电子设备里最主要的换能环节,从甲类到乙类,又从乙类到丙类,电源利用效率不断得到提高。本文所介绍的这种新型高效率功率放大器——丁类放大器,它的理想效率为100%,  相似文献   
4.
曹进茂  吴振亚  李忠 《焊接学报》1996,17(3):174-182
对影响钢筋电渣压力焊的焊接工艺性能及接头力学性能的主要因素-焊剂组份及熔渣高温物理性能进行了研究探讨,在此基础上研制了一种各项性能优良并可用于Ⅲ级钢筋焊接的中锰中硅型钢筋电渣压力焊配套专用熔炼焊剂,该产品已在建筑工程上大量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结合工程实例,对大体量、大跨度钢结构构件的安装工程施工方案和提升系统的设计以及施工过程中的难点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6.
钢制矩型翅片椭圆管簇的放热及阻力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前言由于工农业的迅速发展,使电力的需要量大大增加,从而导致水源日益紧张。由于缺乏水源使大容量火电厂的厂址选择越来越困难,有时不得不限制电厂的建设规模。另外,为适应矿口和严重缺水地区建厂的需要也要求电厂汽轮机的排汽采用空气冷凝方式,因而电站空冷已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为此我们自78~80年在西安交大热工实验室先后进行了五种不同翅片管型的空冷器结构型式(L型绕片管,铝片  相似文献   
7.
保温砌模现浇混凝土网格剪力墙建筑的施工,既保留了传统的施工工艺又有所创新.其中专用砌筑砂浆砌筑保温砌模,墙体现浇混凝土配筋采用双钢筋网片.大流动、自密实混凝土,免振捣混凝土等技术的使用,减少了施工工序,加快了工程进度.保证了该建筑体系的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同时节省了材料和人工.降低了工程造价.  相似文献   
8.
以旋转叶片式液压阻尼器为进动机构的陀螺和船舶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建立了联合动力学方程;在设计过程中通过让陀螺重心下移避免了陀螺输出奇异;在周期为4.76 s有义波高为1 m的随机横浪下,研究所设计的陀螺减摇装置对一渔政船的减摇效果,减摇率达到82.03%,仿真结果表明,此装置能有效抑制船舶的非线性横摇,陀螺重心下移能有效抑制陀螺输出奇异。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多凹腔与交错尾部支板组合时对燃烧室性能的影响,运用有限体积法对乙烯喷注当量比0.6的燃烧室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对比不同长深比的凹腔串、并联对混合效率、燃烧效率、总压损失的影响,发现并联凹腔能通过更早的实现燃料与主流充分掺混从而提供更大的燃烧区;长深比为3.5的凹腔串、并联对提高燃烧效率效果不明显,长深比为8的凹腔串、并联能显著提高混合效率和燃烧效率,其中长深比为8的凹腔并联燃烧室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0.
国外临近空间飞行器发展现状及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近空间飞行器的发展将对未来空天领域作战和防空反导产生重要的影响。通过辨析临近空间和临近空间飞行器的相关概念,以飞行速度进行分类,按照低动态和高动态两类飞行器介绍了国外主要国家临近空间飞行器技术的发展历史及现状。在综合国外临近空间发展的基础上,提出了未来临近空间飞行器发展的总体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