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5篇
化学工业   2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2篇
矿业工程   3篇
轻工业   2篇
无线电   7篇
冶金工业   2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介绍了一种基于ISA总线的线切割间隙控制板的设计,给出了各部分的硬件工作原理并提供了部分控制程序.该控制板可以对线切割电极放电电压信号进行采集,实时控制加工状态,加工状态稳定,达到了实际加工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在综合集成的战略决策模拟环境中,多人研讨是主要的工作方式,利用多个领域的专家们的经验和智慧来对战略问题做出定性定量结合的判断。该文在分析典型群决策过程的基础上,分析和提出了战略决策研讨与模拟环境SDS2002中的群决策方法管理平台的服务机制,并给出了基于Bxchange 2000 Server的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4.
给出了一种适用于16QAM信号的载波频偏估计算法。该算法先采用前向估计的TD算法粗略估计信号频偏并对其进行补偿。之后采用改进的科斯塔斯环频偏估计算法对信号进行精确的频偏估计并消除频偏。该算法具有估计精度高,频偏估计范围大,计算量小等特点,适合工程实现。  相似文献   
5.
6.
通过研究气体放电加工技术水平的现状,分析了普通电火花成形加工用的间隙控制系统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压电陶瓷的新型气体放电间隙控制系统,旨在提高间隙控制系统的响应速度,达到有效平稳控制电火花气体放电加工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借助Thermo-Calc热力学相图计算软件,设计了可用于替代06Cr19Ni10 (S30408)的高强度含N节Ni奥氏体不锈钢08Cr19Mn6Ni3Cu2N (QN1803),通过OM、SEM和电化学工作站等方法研究了其组织及性能。结果表明,当固溶温度从1040℃升至1120℃时,QN1803钢的晶粒尺寸均小于S30408,两者平均晶粒尺寸之差由1.8μm提高至16.27μm。N原子起到细晶和固溶强化的作用,使QN1803钢的屈服强度提高至400 MPa以上,达到S30408钢的1.3倍;N原子降低了奥氏体不锈钢的低温韧性,使QN1803钢在-60℃以下的冲击功显著低于S30408钢。经600~900℃敏化处理后,QN1803钢沿晶界析出富Cr的碳化物,析出的鼻尖温度为800℃;由于N原子抑制碳化物的形核和长大,QN1803钢发生晶间腐蚀需要更长的敏化时间,在700℃敏化处理时,QN1803钢发生晶间腐蚀所需要的时效时间是S30408钢的2倍。与S30408钢相比,QN1803钢钝化膜的N和Cr元素含量更高;QN1803钢属于稳态奥氏体不锈钢,具有与S30408钢相近的点蚀速率(4.72 g/(m~2·h))和更高的点蚀电位(327 mV);经60%冷轧压下变形后,QN1803钢的耐点蚀能力是S30408钢的1.15倍,制品应力开裂风险更低。由于添加了1.65%的Cu元素,使QN1803钢在5%H_2SO_4腐蚀溶液中,表面可生成一层保护基体的富铜膜,从而使其在稀H_2SO_4溶液中的耐腐蚀能力达到S30408钢的6.6倍。  相似文献   
8.
周庆龙  蒋一  竺安果  江来珠 《炼钢》2019,35(6):72-76
利用Thermo-Calc热力学软件对节镍奥氏体不锈钢凝固模式和相组织转变温度等进行了模拟计算分析,借助Gleeble-3800热模拟机测试了铸坯高温塑性,利用EPMA探针分析了钢卷表面裂纹脱皮缺陷的微观形貌和微区成分。试验结果表明:节镍奥氏体不锈钢存在类似于低碳钢的包晶反应,会导致铸坯纵裂纹及塑性降低。基于Thermo-Calc模拟计算,对节镍奥氏体不锈钢的化学成分进行了优化,成分优化后,铸坯纵裂纹发生率由8.92%降到2.64%,钢卷裂纹脱皮发生率由12.45%降到3.77%。  相似文献   
9.
对呼和浩特热电厂扩建工程交流事故保安电源引接方案分析。  相似文献   
10.
煤矿辅助运输单轨吊设备在井下巷道内垂直转弯处重载运行时,单轨吊承载轨道的悬挂连接处或者轨道的腹板位置会发生折弯甚至发生断裂状况。通过SolidWorks建立单轨吊设备、轨道以及悬挂的三维模型,以单轨吊所使用两个连续I140E轨道之间的夹角α和单轨吊重载垂直转弯时起吊梁最后一个承载车和下方第一个驱动部的连杆和轨道之间的夹角β为变量,以轨道在受到冲击时轨道的最大应力和最大应变量为约束,对单轨吊运输车驱动和轨道分析,并结合轨道失效位置,找到引起轨道失效的原因。选用石家庄煤矿机械有限责任公司的DC280/160Y防爆柴油机10驱单轨吊车,通过分析、计算、建模、仿真,提出辅助运输连续化作业优化方案,结合工程验证,证明了方案的可靠性,为煤矿辅助运输设备连续化作业的高效安全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