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金属工艺   3篇
冶金工业   10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唐伟林  曾良平 《轧钢》1990,(1):13-14,24
1.前言镇静钢锭帽口面的弯曲是影响镇静钢初轧成坯率的重要因素,因此研究镇静钢锭帽口面变形,减少其弯曲,是提高镇静钢锭初轧成坯率的重要途径。钢锭轧前通过预压缩控制帽口面变形,取得了一定效果。本文用浇铸铜网法对镇静钢方锭在二辊可逆式初轧机上轧制后的帽口面形状进行研究,找到获得平直帽口面的轧制条件,提高了镇静钢的成坯率。  相似文献   
2.
液芯轧制可以充分利用钢锭凝固过程所放出的潜热和缩短在炉时间,以实现节能。攀钢在北京钢铁学院模拟实验和理论计算的基础上,在现场进行了36炉8.5吨液芯钢锭的加热、轧制的工业试验。结果表明:8.5吨沸腾钢锭的最佳传搁时间是70~80分钟,钢锭在炉内的最短时间是50分钟左右,此时可实现液芯率6%左右的液芯轧制。液芯钢锭的加热工艺以采用逆L法或闷钢法为宜。  相似文献   
3.
提高钢锭成坯率的重要措施是减少切头、切尾量。钢锭端部形状锥形化,利用凹底板及瓶口模浇注钢锭是减少切损的有效途径。
对4.5吨锭的底部形状(凹底板)研究指出,底部棱台尺寸为600×600/(2602~3002)×150毫米时,切尾率为1.4%,可提高成坯率2%以上。就首钢而言,一年能增产钢坯2.8万吨,得益600万元。  相似文献   
4.
液芯轧制的变形属于两相(固相、液相)变形,是塑性变形的新领域。
本文主要讨论液芯轧制时轧件的变形规律,如:在相同的压下制度时产生的不均匀宽展;轧后轧件纵向产生厚度差;轧件的总延伸和鱼尾量随轧件的液芯率而变化,在轧件表面产生交接痕及裂纹等。  相似文献   
5.
研究钢锭端部变形,对提高成坯率,节约轧制过程的金属消耗有重要意义,并能改善钢坯质量。本文主要模拟初轧条件,对鱼尾产生和发展的规律,以及轧制因素对鱼尾的影响进行探讨。并对沸腾钢锭大、小头进钢进行对比,在不同轧制条件下,模拟试验及生产试验均证实大头进钢可以减少鱼尾量0.6~2.6%。  相似文献   
6.
唐伟林  曾建伟 《钢铁》1989,24(6):35-38
本文通过分析国内中厚板生产现状指出,三辊劳特中厚板轧机因设备陈旧、技术落后而产品质量差。为满足目前生产的要求,对其改造势在必行。目前主要的改造倾向是将三辊轧机改换为四辊轧机,但因这种改造投资大,难度大,不适用于所有这类厂家。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投资省、见效快的改造方法——轧辊交叉法。通过模拟试验分析,证明采用这种方法改造三辊劳特中厚板轧机是可行的、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轧件侧边形状随压下量增加由“双鼓形”向“单鼓形”转变,其中有一压下量使侧边基本无鼓形,对应的压下率ε°称为无鼓压下率。摩擦系数μ增加时,ε°降低,鼓形一般越严重。在某一摩擦状态下,l/h(l为变形区长度,h为变形区平均高度)达到某一值时轧件侧边基本无鼓形,对应的压下率为ε°。从三种摩擦状态的实验给出了计算ε°的公式,该式可用来估计热轧金属时的ε°值。从而指出影响ε°的因素主要是μ及R/H(R为轧辊半径,H为轧件原始高度),并给出了它们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8.
9.
1. 试验方法在北京钢铁学院的轧机上,用模拟法对F4.5t方锭及F8.5t矩形锭进行试验研究,试验采用目前工厂生产所使用的规程,试验锭用铅制造,轧辊及轧件按1/10~1/12比例缩小尺寸,铅锭在冷态下进行轧制.  相似文献   
10.
1.引言宽展一直是轧制理论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在解决定展计算问题方面已做了许多工作,提出了一系列计算公式。由于宽展是一个复杂的变形问题,采用精确的解析方法十分困难,因此许多公式都是在一定假设下导出的,其应用面窄且精度不高。50年代后,根据实验结果得到了几个回归公式,但对公式中选用的参量没有进行系统分析,公式中没有直接考虑摩擦系数,使应用范围受到一定限制。本文在系统理论分析下,合理选取了模型参量及结构,以大量实验数据为基础,提出了一个新的宽展计算公式。 2.宽展模型中参量的选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