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金属工艺   11篇
机械仪表   3篇
建筑科学   2篇
水利工程   13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冶金工业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9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库淹没调查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是做好水库移民工程的关键。调查前根据有关规定做好淹没前的准备工作,利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全面的调查,最后对调查成果统计分析,确保调查工作满足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2.
民航中型机,即C类飞机,是目前飞机市场保有量最大、需求最旺盛的飞机类型。作为飞机最重要的活动部件,飞机起落架的机构建模及仿真,是进行虚拟现实、飞机冲击动力学分析、拦阻系统设计及飞机滑行电驱动改装研究等工作的重要前序环节。针对现有C类飞机起落架机构模型过简化及运动仿真问题,该研究报告了一种更为精确完整的C类飞机主起落架系统的建模和收放运动仿真过程。基于多次现场测绘结果及飞机型号手册的查阅,获得了高精度尺寸参数及机构拓扑关系;分析了收放作动筒与起落架各连杆机构的运动关系,通过闭环矢量理论建模求解得到了各连杆的速度和加速度的理论公式,对起落架整体空间收放机构虚拟建模及多环境仿真,得到了起落架各个构件在收放运动过程及不同姿态下的角度、速度和加速度变化规律;通过Adams的仿真验证了数学模型的正确性。该研究所建立的精确化C类飞机主起落架数字模型将为后续虚拟维护培训、起落架各项研究及设计改装提供基础工具。  相似文献   
3.
以目前先进的起落架无杆牵引系统作为分析主体,通过现场测绘、查阅手册数据和理论公式推导计算,对其进行样机的虚拟建模和仿真。通过缓冲器油液阻尼力曲线的建立和空气弹簧力曲线的建立,更加真实地进行缓冲器仿真;通过各种位置约束、驱动约束和轮胎力的添加和材料的设置得到了Ada ms牵引系统动力学模型;基于无杆牵引系统的虚拟样机模型对不同牵引速度和刹车工况下前起落架牵引载荷和缓冲支柱载荷进行动力学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前起落架牵引峰值载荷随着牵引速度的增大而增大,而缓冲支柱峰值载荷随着牵引速度增大而减小;刹车过程中随着牵引速度减小,前起落架受到的水平方向载荷和缓冲支柱载荷均发生变化,紧急刹车时水平方向载荷和缓冲支柱载荷相对正常刹车均较大。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几种汽车用钢板的实验研究总结了锥杯值与薄板的顶压值、rm值、n值、屈服点和抗拉强度的对应关系,阐述了锥杯试验方法在汽车深中钢板成形性评价方面的意义,以及对于实际生产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针对GCr15轴承钢棒材网状碳化物大量析出、网状级别超标问题,通过热模拟试验对碳化物析出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GCr15轴承钢试样经热轧后的连续冷却过程中,在晶界处析出的二次碳化物为(Fe.Cr)3C型碳化物,冷却速度对晶界处二次碳化物形貌具有重要影响,随冷却速度的增加,可达到抑制网状碳化物析出并得到高品质轴承钢棒材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以轴承钢GCr15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热变形及冷却过程中工艺参数对珠光体组织转变的影响.研究发现:高温变形促进了轴承钢在连续冷却过程中珠光体的转变,随变形量增加,珠光体的开始析出温度升高,珠光体球团直径和片层间距减小;随变形温度降低,珠光体球团直径减小,而珠光体片层间距呈增大趋势;随热变形后连续冷却速度增加,珠光体开始析出温度降低,珠光体球团直径和片层间距减小,冷却速度增大到6℃/s时有退化珠光体生成.  相似文献   
7.
轴承钢棒材超快速冷却新工艺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艳坤  吴迪 《钢铁》2008,43(7):47-0
 针对国内某钢厂连轧生产线上出现的网状碳化物严重析出问题,提出高温终轧后超快速冷却与缓冷相配合技术,在精轧机后安装超快速冷却器,对60 mm棒材高温终轧后超快速冷却到一定温度后缓冷,从而抑制了网状碳化物的析出,使过冷奥氏体完全发生伪共析转变而得到细片层间距的珠光体型组织-索氏体,并促进珠光体形核减小珠光体球团直径,减小C原子扩散能力细化了珠光体片层间距,得到了利于球化退火的理想组织。  相似文献   
8.
针对目前高碳钢生产中终轧温度过高而出现二次碳化物严重析出问题,对高碳铬轴承钢GCr15进行了高温终轧后不同冷却速度的模拟实验。利用热力模拟实验机MMS-300在980℃变形40%条件下进行CCT曲线绘制,并与实验试样的显微组织分析相结合得出:高温终轧后随着冷却速度增大,二次碳化物开始析出温度降低,在晶界处的网状析出趋势减弱,抑制二次碳化物析出的临界冷却速度大于8℃/s;而且适当增加冷却速度可达到细化珠光体晶粒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采用热模拟技术研究GCr15轴承钢经不同温度共析转变,得到不同片层间距珠光体组织对接下来的保温过程中碳化物粒状倾向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降低共析转变温度得到了细小的珠光体组织,随着珠光体球团直径和片层间距的减小,经过相同保温处理后试样显微硬度减小,碳化物呈粒状倾向增大,在500℃共析转变后得到碳化物片层熔断的退化状态珠光体,碳化物的粒状倾向最大。  相似文献   
10.
采用不同点焊工艺参数对BH340钢板和St13钢板进行了点焊工艺实验,并对不同工艺条件下两种钢板的焊接接头进行了组织、性能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试验范围内,焊接电流为4kA、焊接时间为10周波时,BH340钢板点焊性能较好;在相同的焊接工艺参数下,BH340钢板焊接接头的显微组织比St13钢板细小且均匀,焊接接头的拉剪载荷明显高于St13;点焊后St13钢板和BIF340钢板疲劳特性不存在太大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