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基于平板间气膜内气体分子运动和碰撞的规律,提出气膜分层理论,将板间气膜内的气体划分为近壁层、稀薄层、连续流层。给出了划分稀薄层和连续流层的依据,建立分层物理模型并提出每层的控制方程,验证了分层理论的合理性。通过大规模原子/分子大型并行模拟器仿真板间气膜内气体流态并计算沿高度方向的压力,得出了如下结论:随着板间气体流速的增大,板间气膜有效压力减小,连续流层的厚度增大,稀薄层的厚度减小;当气体流速到达一定值时,气膜内压力不再分层,速度滑移现象可以忽略。  相似文献   
2.
为了阐释空气静压导轨气膜间隙处在微小尺度所体现的特性,引入努森数(Kn),计算了不同工况下气膜内压力和不同气膜厚度下Kn数的变化关系。引入支撑区气膜分层假设,与分子动力学相结合,对气膜内不同流态层的刚度进行了实验和分析。通过ANSYS仿真和实验数据相结合得出了结论:气膜内稀薄效应的增强,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气浮支撑的静承载能力。气浮支撑的刚度特性和气膜内部分层情况有关:以分子碰撞运动为主的稀薄层主要起容性效应,实现分子间动量的传递和转化,因此该层所体现出来的刚度较差;以惯性力驱动的连续流层内部分子运动比较稳定,特别是在垂直方向不存在显著的动能和压力能之间的转化,因此该层的刚度特性较强。实验证明,气膜厚度在1~10 μm时,气膜的刚度先增大后减小,也间接论证了静压支撑的刚度特性主要由气膜内连续流层决定。  相似文献   
3.
宁方伟 《山西建筑》2010,36(3):279-280
进行了招标人和潜在投标人的博弈分析,由分析结果可以看出传统的资格预审不能阻止资质能力差的投标人参加投标,在招标公告中要求潜在投标人给出具有代价的承诺可以从一开始就阻止差的潜在投标人参与投标。  相似文献   
4.
宁方伟  龙威  刘岩  裴浩 《机床与液压》2017,45(5):108-111
基于空气静压导轨气膜支撑区气体分子运动和碰撞规律,提出气膜分层理论,将气膜支撑区的气体划分为近壁层、稀薄层、连续流层,给出划分稀薄层和连续流层的依据,建立物理模型并提出相应控制方程,通过LAMMPS(Largescale Atomic/Molecular Massively Parallel Simulator)仿真气膜支撑区气体流态并计算其压力。结果表明:随着气流速度的增大,气膜有效压力减小,连续流层的厚度增大,稀薄层的厚度减小,当到达一定速度值时,气膜内压力不在分层,速度滑移现象可以忽略。从而验证分层理论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