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5篇
金属工艺   2篇
冶金工业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根据铸坯坯壳凝固线收缩量与温度变化的关系及两相区固-液相的物质守恒规律,建立了宽板坯固液相凝固收缩模型,利用连铸宽板坯实际生产工艺条件,分析了拉坯速度、浇注温度等因素对铸坯凝固前沿补缩量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同一拉速、浇注温度条件下,铸坯凝固前沿所需补缩量随距弯月面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减小;冷却条件相同,拉速及浇注温度对铸坯凝固前沿所需总补缩量的影响很小;凝固坯壳对减小轻压下作用于凝固前沿压下量的贡献量约为17.2%.  相似文献   
2.
2013年12月13日,福建省福清市东张水库入库河流东林溪上游的太城溪引水涵洞发现大量油污,在向村干部报告后,上报给镜洋镇政府。政府通过查找发现油污是附近甘厝口一燃料油储存点发生泄漏渗透过来的。福清市安监局称,经排查,甘厝口附近一家名为宇翔化醇基燃料经营部的一储存点,因工人卸油时操作不当引发部分燃料油外漏。  相似文献   
3.
针对某方坯连铸实际情况,建立了二维非稳态传热模型,研究了导热系数、比热和密度对结晶器传热模型计算结果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其他条件一定,导热系数越大,铸坯表面温度下降越缓慢,铸坯中心温度则下降越快;增大密度或比热,出结晶器的铸坯表面中心及铸坯中心温度均增大.相比较而言,导热系数对结晶器内铸坯凝固传热过程的影响最为显著,比热的影响次之,密度的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4.
方坯结晶器角部弧形区热流密度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了方坯结晶器角部温度测定装置,测量了不同条件下结晶器壁的温度.结果表明,在连铸初始凝固区,随结晶器角部圆角半径的增大,热流密度减小;凝固后期,由于气隙的形成,圆角半径增大,热流密度增大;同一圆角半径处,结晶器对角线方向(45°方向)热流密度最大,22.5°方向稍小,偏离对角线较大的90°方向热流密度最小;随结晶器冷却水晕增大,同一位置处的热流密度也随之增大;适当增大圆角半径、结晶器实行弱冷,可以改善结晶器角部在高度方向和周向上的热流密度均匀性.  相似文献   
5.
连铸坯中心偏析控制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常桂  车芳  帅静  韩涛  余乐 《连铸》2009,(6):39-43
分析了连铸坯中心偏析形成的几种机理及其各自局限性。综合论述了各类中心偏析控制技术的特点。指出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选择合适控制技术值得注意的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帅静 《中国照明》2013,(7):41-41
2013年6月12日,第十八届广州国际照明展览.会在广州琶洲展馆圆满落下帷幕。深圳雷曼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携多款LED应用产品隆重亮相本次展会,其中囊括了LED照明、LED显示屏、LED封装多款新型主打产品。  相似文献   
7.
结合连铸坯凝固规律及轻压下技术改善铸坯中心偏析的冶金原理,建立宽板坯轻压下率理论模型。根据某厂连铸宽板坯实际生产条件,以传热模型计算的铸坯凝固温度数据作为轻压下率模型计算条件,分析拉速、浇注温度、坯壳凝固收缩特性对铸坯轻压下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拉速和浇注温度条件下,铸坯轻压下率沿拉坯方向的分布总体呈减小趋势;拉速较高时的起始轻压下率小于拉速较低时对应的起始轻压下率;拉速与平均轻压下率呈线性递减关系:拉速每升高0.1m/min,平均轻压下率减小0.015mm/m;浇注温度越低,轻压下区起始轻压下率的值越高;浇注温度对平均轻压下率的影响较小,浇注温度每升高10℃,平均轻压下率仅减小0.002 5mm/m;铸坯外部凝固坯壳的收缩对整个轻压下区平均轻压下率的贡献量为20.4%~22.3%。  相似文献   
8.
针对宝钢二炼钢铁水三脱预处理工序,建立了铁水温降机理模型.模型计算结果表明,预测精度与参数的选取密切相关;随熔剂中CaO含量增加,Fe2O3含量减少,铁水温降减小;随脱磷率增大、碳酸钠利用率提高,铁水温降减小;随脱碳率修正系数增大,铁水温降增大.  相似文献   
9.
介绍合同能源管理的概念及运行模式。该公司二段循环水泵按此模式实施节能改造的情况,改造后的效益。  相似文献   
10.
比较几种氢气回收方法的优劣,确定选用膜分提氢技术回收合成氨系统合成塔吹除气中的氢气,作为合成氨原料气使用,达到了节能降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