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3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1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3篇
无线电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进水水质条件是研究和优化管理污水处理厂所需的关键要素,及时获取进水水质数据至关重要.针对污水厂关键性水质指标BOD5不易直接检测、滞后强的特点,分别采用BP神经网络(BP-ANN)、网格搜索算法(GS)优化支持向量回归(SVR)、粒子群算法(PSO)优化的SVR和遗传算法(GA)优化的SVR 4种方法,通过利用其他进水...  相似文献   
2.
基于CAE的注塑模具结构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缩短模具开发周期,降低模具成本及提高模具质量,越来越多的模具企业开始使用计算机辅助工程(CAE)技术进行注靼模具结构的优化设汁。本文首先介绍了MoldFlow和Pro/Plastic Advisor的功能和应用,然后介绍了利用Plastic Advisor对某制件进行了浇口优化设计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数控车床上用宏程序加工抛物面的方法,编写了相应的加工程序,最后利用字龙数控仿真系统对编写的加工程序进行了仿真.  相似文献   
4.
电镀金刚石线锯切割的光伏多晶硅切片表面特性,影响其断裂强度和后续的制绒工艺;为探究线锯锯切工艺参数对多晶硅切片表面特性的影响规律,揭示电镀金刚石锯丝的磨损机理,开展了光伏多晶硅的电镀金刚石线锯切片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锯切的多晶硅表面存在由金刚石磨粒的塑性剪切、微切削去除形成的塑性浅划痕与较深的沟槽,及材料脆性去除留下的表面破碎微凹坑;切片表面材料的塑性去除和脆性去除相对比例随工艺参数组合变化而变化,增大晶片进给速度,降低走丝速度,切片表面粗糙度增大,表面形貌逐渐由塑性沟槽为主转变为以破碎微凹坑为主;使用表面镀镍(金属化)的金刚石颗粒制备的电镀金刚石锯丝的磨损形态在稳定阶段主要是磨粒磨平,使用后期主要是磨粒脱落和镀层磨损。   相似文献   
5.
讨论了在有残压的存在下,主电源与备用电源之间存在不同相位差时,电源如何能进行快速切换,并产生很小电流以及电磁转矩冲击的问题。采用MATLAB仿真系统中的Simulink建立仿真模型,并在有残压的情况下,对于传统的电源切换方式,如直接切换和同期切换进行仿真,给出在有残压的情况下,用传统的切换方式时所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感应电机电源软投入的相关理论,提出一种基于有残压情况下的电源快速无冲击切换的方法,并对其进行仿真实验,通过仿真结果给予该方法以证明。  相似文献   
6.
根据某汽车灯配光镜塑料件的功能要求与结构特性,设计了该产品的基于二次分型特点的两板式复杂侧抽芯注塑模具。模具采用一模二腔侧浇口浇注方式。在塑料件成型过程中,塑料件内侧小凹坑采用水平内侧抽芯机构脱模,倒拔模特征采用斜向内侧抽芯机构脱模,外侧卡扣等特征则采用多滑块侧抽芯机构脱模。第一次分型实现外部侧抽芯,第二次分型实现内部侧抽芯,最后由推块机构顶出塑料件,实现了顺序脱模过程。采用直接冷却内侧抽芯滑块的方式,冷却效果良好。经实践证明,该模具结构设计简单、实用,满足注塑成型工艺要求,对同类产品的模具结构设计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用金刚石基本颗粒尺寸分别为20~30,36~54和63~75μm,直径在0.280~0.440 mm范围的6种电镀金刚石钻头,钻削三维针刺毡基C/SiC复合材料微孔,测试6种钻头的最佳加工工艺参数,分析工艺参数及金刚石基本颗粒尺寸、钻头直径等对微孔加工质量、加工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钻削速度条件下,进给速度越低时,加工的微孔质量越好;钻头电镀的金刚石磨粒基本颗粒尺寸越大,其钻削效率越高;在6种钻头中,直径为0.300 mm的基体上电镀63~75μm的磨粒,直径为0.200 mm的基体上电镀36~54μm的磨粒,能够获得更优的钻孔性能。  相似文献   
8.
进行了模具型腔数控铣削加工工艺分析研究。介绍了数控铣削刀具与切削用量。对模具型腔加工特征进行详细分析,基于UGNX软件确定了对应于各种特征的加工方法和刀具。提出了模具型腔粗铣加工刀具简易组合方法,进行了走刀方式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9.
庞继伟  王超  蔡玉奎 《激光技术》2021,45(4):417-428
玻璃材料因其优良、独特的理化性能在半导体、微流控芯片、微机电系统、光通讯及光存储等新兴领域有广泛的应用。激光技术作为一种新型非接触加工方法,可以对玻璃材料表面或其内部进行高精度、高效率的微加工,在玻璃材料加工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归纳了激光刻蚀、激光打孔、激光焊接及激光制备功能结构4种典型的激光加工玻璃工艺的基本原理及关键问题,指出了玻璃材料激光加工的最新研究进展、工艺水平及应用现状,其中激光刻蚀包括了激光直写刻蚀、激光诱导等离子体刻蚀与激光背部湿法刻蚀; 激光打孔包括了远红外CO2激光打孔、超快激光打孔及改进的打孔方法;激光焊接玻璃工艺包括远红外CO2激光焊接、纳秒激光焊接、超快激光焊接,以及激光制备表面和内部3维功能结构。同时总结了4类激光加工玻璃工艺的优缺点,分析了目前的瓶颈问题。在此基础上,对激光加工玻璃材料的发展前景进行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