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金属工艺   4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基于大变形弹塑性有限元理论,采用ANSYS有限元程序,通过建立合理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对Cu/Al双金属复合材料静液挤压固相结合的非稳态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得到了变形体在挤压过程中的等效应力、应变分布及相对滑动量随摩擦系数的变化情况,揭示了组元金属在静液挤压成形过程中的流动规律,指出在一定的变形量条件下,增大内外层金属之间的摩擦系数是较好实现内外层金属固相结合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2.
依据窄带不锈钢冷轧支承辊使用工况,选择了YJ012-S堆焊过渡层和YJ243-S药芯焊丝作为堆焊工作层并辅以焊前预热和焊后回火热处理的自动埋弧堆焊工艺对冷轧支承辊进行堆焊修复.堆焊修复后的冷轧支承辊,其强韧性和耐磨性优于原9Cr2Mo辊面金属.修复后的冷轧支承辊在实际生产线上进行运行考核,相对原辊,寿命提高了1倍,满足了冷轧支承辊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3.
采用平均颗粒度为3 μm的铜粉,利用放电等离子烧结(简称SPS)分别在700,750和800 ℃进行快速烧结,并系统研究了烧结体的密度和微观组织.结果表明,采用在升温阶段施加<15 Mpa的压力作为初始压力,在保温和冷却阶段的烧结压力>45 Mpa的烧结工艺,可以获得相对密度>98%的致密铜烧结体.铜烧结体的密度随着烧结温度的提高而升高,其中800 ℃时铜烧结体的相对密度>99.5%,而采用从烧结开始就施加30 Mpa初始压力的烧结工艺制备的烧结铜,其相对密度<98%.烧结温度为700 ℃时,微观组织的晶粒度可以细化到10~15 μm.  相似文献   
4.
SPS法制备微米烧结铜及其微观组织演变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SPS)在750℃和60 MPa的工艺条件下烧结6 min,制备出了相对密度大于98.5%、平均晶粒度小于3 μm的烧结铜.根据烧结曲线变化特点和特征微观组织,将微米烧结铜的SPS烧结过程划分为4个阶段,即颗粒净化与活化阶段、颗粒接触与烧结颈长大阶段、快速致密化阶段和塑性变形最终致密化阶段,并在此基础上解释了超细粉体的SPS烧结机理.  相似文献   
5.
随着钢厂宽厚板的大量上线,宽厚板轧机前后回转辊道辊的堆焊复合制造以及使用寿命的提高,越来越成为科研院所和生产单位的研究重点.依据5m 宽厚板轧机前后回转辊道辊使用工况,选择了自行研制的YJ012-S作为打底层和YJ126-S药芯焊丝作为工作层堆焊材料,用自动埋弧堆焊工艺对回转辊道辊进行堆焊制 造.堆焊工艺包括焊前,焊接过程中控制层间温度和焊后热处理等手段对回转辊道辊进行堆焊复合制造,堆焊制造后的回转辊道辊,其强度、耐磨性和抗热疲劳性能在实际生产线上运行考核,完全可以满足回转辊道辊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6.
铁基高碳耐磨堆焊焊条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泥状石墨和高碳铬铁粉为合金粉,通过大量试验制取工艺性能、耐磨性能良好的铁基高碳耐磨堆焊焊条,并分析了碳对微观组织和耐磨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高碳耐磨堆焊焊条中,添加适量的铁红和长白石有助于提高焊条的工艺性能,石墨含量超过6%后焊条的工艺性能变差;对高碳耐磨堆焊合金,随含碳量的增加,初生碳化物数量越来越多,体积越来越大,且初生碳化物成定向生长,耐磨性也增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