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金属工艺   4篇
建筑科学   1篇
冶金工业   1篇
  2000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文报告了稀土元素含量为0~0.38%(或RE/S=0~1.5)的25MnTiB钢在1350~1400℃高温奥氏体化后再经热处理所获得的过热断口宏观和微观观察结果。发现这种断口的过热小平面上的主要第二相不是微细的α-MnS粒子,而是脆性的片状Ti_2SC、Ti(CN)和M_(23)(CB)_(60)确认这三种相在高温奥氏体晶界沉淀而脆化晶界的效果是这种钢形成过热断口的主要原因。文中还探讨了这种过热断口的形成机理以及稀土元素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张菊水 《金属学报》1981,17(3):266-369
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详细观察了中碳铬镍钼钒钢大型锻件层状断口上呈条带状无光泽棱面的微观特征,对断面上萃取的各种第二相进行选区电子衍射和电子探针分析。发现这种棱面上有微细圆球α-MnS、薄膜或树枝状VC沉淀,还分布着沿热加工方向排列,以SiO_2为主体的片状Si、Mn复合氧化物,以及第Ⅰ类MnS夹杂。 层状断口认为是由于钢的初始奥氏体晶界上的元素严重偏析,导致各种第二相晶间沉淀,从而引起晶界脆化。提出这种断口本质上类似“石状-冰糖”断口。层状断口能够显著降低钢的横向拉伸塑性,并稍许减低其冲击韧性。  相似文献   
3.
合金钢与高温合金中的硫碳化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金相、电子探针、透射电子显微镜及选区电子衍射等多种方法研究了几种低合金钢、不锈钢和高温合金中硫碳化钛的形态、光学特性、晶体结构和化学组成,论述了该相的两种不同形成机理以及稀土元素对显著减少钢中这种脆性相含量的有利作用. 所研究的硫碳化物可以用化学式(Ti_(1-m)X_m)_2S(C_(1-n)N_n)表示.它们在钢中呈现沿加工方向排列并沿原始奥氏体晶界分布的板条状以及沿奥氏体晶界沉淀的极薄的薄片状两种不同形态.前者是钢和合金凝固过程中形成的,而后者是经高温加热后的冷却过程中重新沉淀的.  相似文献   
4.
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详细观察了中碳铬镍钼钒钢大型锻件层状断口上呈条带状无光泽棱面的微观特征,对断面上萃取的各种第二相进行选区电子衍射和电子探针分析。发现这种棱面上有微细圆球α-MnS、薄膜或树枝状VC沉淀,还分布着沿热加工方向排列,以SiO_2为主体的片状Si、Mn复合氧化物,以及第Ⅰ类MnS夹杂。层状断口认为是由于钢的初始奥氏体晶界上的元素严重偏析,导致各种第二相晶间沉淀,从而引起晶界脆化。提出这种断口本质上类似“石状-冰糖”断口。层状断口能够显著降低钢的横向拉伸塑性,并稍许减低其冲击韧性。  相似文献   
5.
张菊水  陈家光 《金属学报》1980,16(2):159-256
采用金相、电子探针、透射电子显微镜及选区电子衍射等多种方法研究了几种低合金钢、不锈钢和高温合金中硫碳化钛的形态、光学特性、晶体结构和化学组成,论述了该相的两种不同形成机理以及稀土元素对显著减少钢中这种脆性相含量的有利作用. 所研究的硫碳化物可以用化学式(Ti_(1-m)X_m)_2S(C_(1-n)N_n)表示.它们在钢中呈现沿加工方向排列并沿原始奥氏体晶界分布的板条状以及沿奥氏体晶界沉淀的极薄的薄片状两种不同形态.前者是钢和合金凝固过程中形成的,而后者是经高温加热后的冷却过程中重新沉淀的.  相似文献   
6.
本从专科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如何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出发,着重论述了专科教育如何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创新人才,为全面实施创新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了探讨与研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