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电工技术   1篇
金属工艺   1篇
能源动力   5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对一起重大事故中的断裂叶片及其断口进行了化学成份、机械性能、金相、电镜和能谱等试验与分析,详细的分析与研究了叶片的断裂过程、并提出了避免与减轻穿束线振动等改进措施与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2.
我厂生产的汽轮机轴承合金材料是钖基轴承合金或称锡基巴氏合金,材料牌号为chSnSb11~6。汽轮机正常运行时油膜的平均比压为≤20kg/cm~2,最高平均比压为90kg/cm~2。正常工作时油温为60~70℃,设计规定的轴承合金的最高工作油温不得超过90℃。超过90℃时机组将报警。据某些电厂反映,当轴承油温高达105℃而继续运行时,锡基巴氏合金等部件未发现异常现象。因此,电厂对锡基巴氏合金设计规定的工作温度提出了异议。  相似文献   
3.
20万千瓦汽轮机组的液力耦合器齿轮于1985年10月28日发现振动突然增大,声音不正常。解体后,发现被动小齿轮有23个轮齿发生断裂,大部分断口表面存有锈斑,轴瓦严重烧伤及磨损,仅零件的更换等费用达15万元。经宏观、金相、电镜、应力及断裂力学等分析,作者认为:事故的主要原因是润滑油中渗水,降低了润滑性能,使轴瓦逐渐磨损,间隙增大,轮轴振动,轮齿应力增大,其端面处应力更大,油中水份的腐蚀作用更加剧了裂纹的形成及扩展。加强齿轮润滑油的保护,防止水的渗透,是防止类似事故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2.5万瓩中压汽轮机组叶轮相继发生开裂现象,经过仔细的电子显微镜断口分析和金相显微裂纹的观察,以及断口产物的X光,电子探针等的分析,判断了叶轮的开裂是以应力腐蚀开裂SCC方式扩展的脆性断裂。通过对开裂叶轮上的盐垢成份分析、断面腐蚀产物成份的分析及SCC试验,确定腐蚀因子是蒸汽中的NaOH,证明34CrNi3Mo钢在NaOH溶液中的SCC是属于阳极活性通道溶解型(APC型)的。最后,提出了设计材料热处理和大修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一、叶轮的开裂情况 1965年4月30日,我厂第六台31—25—2型汽轮机第十级叶轮在第五次大修后进行危急遮断器超速跳闸试验时,突然发生飞裂。有两大块叶轮碎块打破汽缸飞出,其余小碎块及碎片留在汽缸中。拼揍后的叶轮残体如图1所示。从此以后,类似的最后几级轴向键槽的叶轮相继发生开裂。截止80年6月我厂生产的汽轮机上已飞裂及开裂的叶轮总数达25个,加上国内电厂已开裂的叶轮(有苏联汽轮机上6个叶轮及英国汽轮机上1个叶轮)共计已飞裂及开裂的叶轮总数达32个。如附表1所示。  相似文献   
6.
通过比学、硬度、宏观、光学金相、扫描电镜、氢致滞后开裂等试验后,对镀镉弹簧氢脆断裂进行了分析与讨论,确定了原始折迭裂纹是断裂的主要原因,氢脆是重要原因,最后提出了工艺及设计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7.
乙烯热电厂5号机运行75h 后发生强烈振动,揭缸后发现有大量叶片断裂、裂纹、变形及击伤,经观察统计和试验分析确定,事故是由于1号低压加热器疏水进入汽缸所致;改多级水封为单级水封,增大了低压加热器的疏水量,从而避免了再次发生叶片水击事故。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