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金属工艺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胰高血糖素类肽(GLP-1)和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多肽(GIP)为肠内分泌细胞在机体摄入营养时分泌的激素,因其能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和维持血糖的动态平衡,又被称为肠促胰素。而机体内广泛存在的二肽基肽酶-4(DPP-4)可快速灭活GLP-1和GIP,因此抑制DPP-4的活性可增强GLP-1和GIP激素的活性水平,从而改善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胰岛功能和血糖控制,越来越多基于该靶点的药物被开发出来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阐述了肠促胰岛素与T2DM之间的关系,并介绍GLP-1发挥效应的机制、以及GLP类降糖药物、DPP-4抑制剂的开发设计原理。  相似文献   
2.
本综述通过检索Google Scholar以及Science Direct查阅大量近10年的相关文献,对染料木黄酮抗骨质疏松机制、抗骨质疏松药效、药代动力学以及安全性多角度综述分析。结果表明染料木黄酮具有类似雌性激素作用,与雌性激素受体α的结合力大于雌性激素受体β的结合力,且发挥抗骨质疏松作用的主要作用受体是雌性激素受体α,在抗骨质疏松研究中无论是体内还是体外都具有较强的药理作用;其药理活性作用机制包括抑制骨髓巨噬细胞向破骨细胞转化的能力,抑制破骨细胞的增殖生长能力,诱导破骨细胞的凋亡,同时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生长能力。骨质疏松的治疗效果确切,而毒副作用则明显的低于双磷酸盐和特立帕肽。植物雌性激素染料木黄酮可能在未来骨质疏松治疗过程中具有成为一线治疗药物的潜质。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罗红霉素在健康和糖尿病家兔体内对格列吡嗪胶囊代谢的影响。方法: 健康对照组家兔和糖尿病组家兔各5只,每只口服格列吡嗪 5 mg。经2周清洗期后,每只家兔口服罗红霉素 50.0 mg,每天2次,持续3天,第4天口服相同剂量格列吡嗪。所有家兔均在给予格列吡嗪前及给药后 0.5、1.5、3、5、7、9、11、24、35 h,经耳缘静脉采血,用HPLC法测定各时间点格列吡嗪的血药浓度,测得的血药浓度结果用药动学软件DAS2.0 进行曲线拟合,采用自身对照法分析给予罗红霉素前后格列吡嗪药动学的变化。结果: 格列吡嗪在家兔体内的药动学符合单室模型,健康对照组家兔单用格列吡嗪,其t1/2、Cmax、AUC分别为(2.9±0.4) h,(5815±940) μg/L,(58919±860) μg·h·L-1;加用罗红霉素后其t1/2、Cmax、AUC分别为(3.5±0.9) h,(6165±764),(76515±1830) μg·h·L-1。糖尿病组家兔单用格列吡嗪,其t1/2、Cmax、AUC分别为(1.7±0.4) h,(4307±580)μg/L,(32469±786) μg·h·L-1;加用罗红霉素后其t1/2、Cmax、AUC分别为(3.2±1.5) h,(8531±1479) μg/L,(76489±1588) μg·h·L-1 。给予罗红霉素前后格列吡嗪的t1/2、Cmax、AUC差异均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罗红霉素对家兔体内格列吡嗪的药动学有明显的影响,临床合用两药时需要注意调整剂量以防发生低血糖危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