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金属工艺   1篇
建筑科学   11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自动化技术   4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一种利用等离子气瞬时产生高温,使焊材与其周围母材瞬时熔化进行修补铝铸件缺陷的方法,并对修补后零件的密封性及材料的金相组织、抗拉强度及硬度等性能进行了试验.  相似文献   
2.
通信设备企业的项目管理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通信设备市场高速成长和竞争的日益加剧,通信设备企业需要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本文分析了现有通信项目管理模式的不足之处,提出适合通信产品设计、生产的中继式项目管理模式(RPMM),并探讨了其实施方式及需要控制的四个方面:质量控制、进度控制、成本控制和信息控制。  相似文献   
3.
受损结构安全度模糊评估理论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尝试用层次分析法、模糊数学、模式识别、机器学习等其它软科学方法,结合专家经验,对受损构件、受损结构进行定量评估,并提出了一种通用的模糊评估法,作为对现行的基于概率论的可靠度理论的一种补充。文中阐述了该方法的理论背景、数学基础和应用方法,并给出了相应的算例。  相似文献   
4.
中国加入WTO将能够从海外吸引更多的资金、技术和管理,可以得到更多发展市场的机遇,从而加速我国在经济上与国际接轨的步伐,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同时,将加速我国市场的对外开放的进程,扩大进、出口产品的规模与数量。因此,加入WTO对我国经济发展将是一次机遇,也是一次挑战。中国为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在减少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改革贸易体制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等方面,已做出了很大的让步和努力,但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正处于工业化的进程,各类产业正处于转轨和调整阶段,各种矛盾相互交错,利益格局正重新分…  相似文献   
5.
应日本OM太阳株式会社的邀请,上海OM太阳技术考察团对日本住宅的太阳能利用情况进行了专项考察和技术交流,同时对日本居住小区建筑及其智能化情况作了相应的调查。1日本居住小区建设的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为了了解日本居住小区建筑及其智能化的发展的一般情况。日本居住小区建设原则上是按市场经济规律由各开发商发展,政府则是通过建设省进行宏观政策调控。对于一个建设主体在建筑市场的行为,一般通过地方性的建设部门按建设省颁布的法规、规范及地方行业规定等进行管理。有的则通过政策导向,如评优,减税、优惠贷款等。 图…  相似文献   
6.
项目经济风险分析已经成为高铁投资项目进行投资决策的重要手段之一,能够为高铁投资项目的决策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在充分考虑了高铁投资项目自身特点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比较合适的经济风险分析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基于Fuzzy-AI模型的高铁投资项目经济风险分析模型.通过某高铁投资项目实际案例的应用,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旨在对所谓的“绿色智能住宅小区”的界定进行研究,分清理念,分析现况,以便统一认识,促进绿色智能住宅小区的健康发展。本文强调“绿色”的规划设计理念,主要阐明“绿色智能住宅小区”概念,在分析现有智能化居住小区的基础上,给出"绿色"技术在智能化小区中的应用。文中也阐述了绿色智能建筑的现况和进一步控制的政策导向问题。  相似文献   
8.
政策与土地是开发区的相互互动的基本资源。开发区土地资源集约利用水平与评价体系有助于鉴别开发区土地利用效率效益,从而推动开发区的政策导向,促进我国开发区可持续发展。本文从提高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和产业集聚发展程度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系列策略,在此基础上,分别从开发区土地开发进度、投入产出效果、工业用地效益三个方面科学构建了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并评价指标体系的实施应用及意义作了充分的论述,对做出了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9.
多项目管理是目前大型企业遇到的现实问题。多项目管理的核心是资源管理和分配问题。本文通过多项目资金优化配置模型,力求使多项目中投资资金成本最小化.定量地分析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建设中遇到的投资控制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上海21世纪居住小区智能化问题的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少培 《住宅科技》1999,(10):41-43
上海市今年来住房和居住小区建设发展十分迅猛。有关方面信息显示,1995年住房竣工量为1200万m2,1996年则为1420万m2,1997年尚为1200万m2,而迄止1998年10月已超过1000万m2。现在21世纪已在眼前,信息化、智能化环境已是人们生活的大势所趋,人们已不能不考虑我们所期待的对世纪家究竟应有怎样的智能化?我们又如何逐步实现这个智能化?本文有以下六方面进行上海对世纪居住小区智能化问题的探索。121世纪居住小区的要来1.l智能化居住小区的定义居住小区智能化工程的主要对象是指经济适用房。研究的任务是科学、合理地规划住房功能的智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