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93篇
  免费   1146篇
  国内免费   654篇
电工技术   1320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1035篇
化学工业   2152篇
金属工艺   950篇
机械仪表   1143篇
建筑科学   1365篇
矿业工程   751篇
能源动力   392篇
轻工业   1331篇
水利工程   517篇
石油天然气   914篇
武器工业   183篇
无线电   1499篇
一般工业技术   1111篇
冶金工业   667篇
原子能技术   254篇
自动化技术   1808篇
  2024年   206篇
  2023年   689篇
  2022年   775篇
  2021年   596篇
  2020年   616篇
  2019年   702篇
  2018年   691篇
  2017年   357篇
  2016年   404篇
  2015年   461篇
  2014年   1277篇
  2013年   705篇
  2012年   869篇
  2011年   763篇
  2010年   740篇
  2009年   705篇
  2008年   605篇
  2007年   672篇
  2006年   582篇
  2005年   591篇
  2004年   570篇
  2003年   487篇
  2002年   312篇
  2001年   331篇
  2000年   309篇
  1999年   287篇
  1998年   250篇
  1997年   224篇
  1996年   200篇
  1995年   216篇
  1994年   161篇
  1993年   168篇
  1992年   160篇
  1991年   118篇
  1990年   120篇
  1989年   96篇
  1988年   41篇
  1987年   36篇
  1986年   36篇
  1985年   43篇
  1984年   38篇
  1983年   45篇
  1982年   39篇
  1981年   28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7篇
  1959年   7篇
  1957年   5篇
  1955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两种由镀铬C型钢做骨架、聚苯乙烯颗粒填充热塑压轧而成的钢塑复合板(其中A类板件规格为3 650mm×2 395mm×140mm(长×宽×厚),B类板件是在A类板件的内外侧表面增加厚度为10mm的硅酸钙板)进行了低周往复水平加载试验,分别研究其承载力、变形能力、滞回特性等方面性能。试验结果表明,两种板件均具备一定的侧向承载力,其中B类板件的水平极限承载力更高;两者变形性能均较好,两种板件均展现了良好的耗能能力,能满足作为非承重垂直分隔构件的要求,符合抗震设计的延性要求。试验结果可为装配式结构墙体在设计和施工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通过调查问卷方法,对高职生职业精神现状进行调查研究,进而深入分析高职生在职业精神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解决的建议,以增强学生对职业精神的深刻理解和认识,助推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3.
4.
石油和天然气行业不断关注增材制造技术在航空航天和汽车行业的应用发展。研发了利用增材制造技术的超高膨胀封隔器,该封隔器的支承环系统由增材制造。增材制造设计大幅减少了支承系统的构件数量,同时显著提高了膨胀能力和额定压力。密封元件系统与增材制造支承环安装在一起,提供了极端膨胀比、零挤压间隙和对不规则孔的良好适应性。分析和测试结果表明:直径膨胀比高达111%,与常规封隔器相比,提高50%以上; 至少涵盖5种线重的套管(外径相同); 在148.89 ℃的温度下,密封元件能够保持压力68.95 MPa。介绍了增材制造技术、增材制造支承环概念、增材制造材料力学性能、密封元件系统优化和测试情况,以期给我国的完井作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决现有油气管道无外电阀室通信设备间的保温和防水防潮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零能耗设备间。该设备间利用金属良好的导热性能,保证无外电地区通信设备间内设备工作温度(-5~45℃)和防水防潮要求,不需要配置空调,不需要引接交流外电源,零能耗,可节省大量能源;而且设备间腔体为焊接式罐体,各连接部分密封良好,能很好地解决设备间防水防潮的要求;同时,由于该设备间为工厂整体定制,安装周期短,可大幅减少现场施工量和施工周期。  相似文献   
6.
7.
8.
多井评价是建立在单井精细解释对比分析基础上的预测储层及含油气性平面分布规律的技术方法,而常规测井资料无法区分碳酸盐岩岩溶储层,因而利用多井评价结果确定岩溶发育程度在平面上的分布规律就显得十分重要。为此,在岩心标定成像测井的基础上,对四川盆地高石梯—磨溪地区15口井的成像测井岩溶发育特征进行分析,建立了中二叠统茅口组岩溶发育各分带的标准成像图版,利用交会图及直方图分析各分带的常规测井响应特征,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电成像测井刻度常规测井识别岩溶发育带的新方法。研究结果表明:①高石梯—磨溪地区茅口组岩溶带自上而下可划分为风化壳残积带、垂直渗流岩溶带、水平潜流岩溶带以及受岩溶作用较弱的基岩;②风化壳残积带在成像测井图像显示为"暗—亮—暗"条带状模式,垂直渗流岩溶带为垂直线状与暗色斑状组合模式,水平潜流岩溶带为水平线状—层状与斑状组合模式,基岩整体显示为亮色块状模式偶见线状或斑状特征;③有效储层主要发育在垂直渗流带和水平潜流带的顶部;④该区茅口组岩溶发育主要受裂缝发育控制,而裂缝发育又与断层关系密切。结论认为,该新方法对碳酸盐岩岩溶储层的多井评价具有普遍适用性,为四川盆地中二叠统风险探井的部署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随着当前社会经济的进步,近年来我国工业发展极为迅速,轧钢机械设备作为工业生产的关键机械设备,其质量性能以及运行过程稳定性,决定了整个工业行业整体经济效益;但在实际实践期间轧钢机械设备轴瓦作为设备的关键部位,由于目前所存在的对其检修维护不足会直接使得整个轧钢机械设备运行稳定性无法得到保障,一定程度上对我国工业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因此注重轧钢机械设备轴瓦的检修与维护措施设置,也是保障我国工业发展能够高效、稳定发展下去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依赖装维上门鉴别光网络单元故障带来的不便,可以从机器视觉入手实现自动化故障识别。近年,ImageNet挑战赛的成功推动了物体识别技术的跨越式发展,特别是基于卷积的深度学习技术在视觉识别方面已经达到人类水平,为光网络单元故障的自动识别提供了技术基础。文章对识别光网络单元的工作状态进行了研究,将设备工作状态分为7个场景,提出了利用手机APP采集图片识别故障的解决方案并投入了实际生产;重点阐述了深度学习模块的设计与实现,提出一种通过算法整合的方式综合运用物体检测和图像分类算法,分3阶段逐步求精,解决了图片过滤,光网络单元型号和状态识别等问题,实现了基于计算机视觉自动识别光网络单元故障。从数据上看产品的端到端准确率超过84%,识别速度达到10 FPS,月均提供服务超过1万人次,在减少用户等待的同时节约了人力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