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电工技术   1篇
金属工艺   1篇
石油天然气   9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堡油田K2t1^3厚油层内隔夹层研究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堡油田C3断块K2t1^3厚油层内部有许多薄的泥质粉砂岩和砾岩隔层,根据对隔夹层的划分对比及分布特征研究认为:隔夹层将渗透层细分成多个流动单元使渗透层在纵向上连通性变差,造成了地下油水分布的不均匀性,无形之中增大了开采难度,油田开发过程中应按夹层分布状况,考虑分层段开采,通过研究夹层分布范围认为:在C3块K2t1特定油藏条件下,夹层延伸范围最佳为150~250m,夹层延伸范围太小不能有效控制边底水,当夹层的渗透率小于“正常”储层的1/100,即Kh/Kv〉100时,夹层的作用接近于非渗透夹层,研究还表明该底水油藏不宜采用压裂措施。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电力网自动控制中,在采用零线载波通讯的设计时,为提高载波通讯传输效率,设计了零线载波通讯阻断装置。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奥氏体化温度对高层建筑用钢拉伸力学性能、-20℃冲击性能和显微组织的影响,分析了直接淬火+回火、一次淬火+回火和二次淬火+回火热处理这3种热处理工艺,并优化了试验钢的淬火+回火工艺。结果表明:试验钢在这3种热处理工艺下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屈强比和-20℃冲击功都随着奥氏体化温度的升高呈现降低的趋势,采用一次淬火+回火或二次淬火+回火热处理可以显著降低试验钢的屈强比并提高冲击韧性,适宜的奥氏体化温度为900~1000℃;直接淬火+回火试样的金相组织为回火马氏体,一次淬火+回火和二次淬火+回火试样的金相组织都为回火马氏体+铁素体;同时,在马氏体板条界面和相界面处析出了尺寸不等的细小M23C6相。  相似文献   
4.
陈堡油田C3断块K_2t_1~3厚油层内部有许多薄的泥质粉砂岩和砾岩隔层,根据对隔夹层的划分对比及分布特征研究认为隔夹层将渗透层细分成多个流动单元使渗透层在纵向上连通性变差,造成了地下油水分布的不均匀性,无形之中增大了开采难度,油田开发过程中应按夹层分布状况,考虑分层段开采,通过研究夹层分布范围认为在C3块K2t1特定油藏条件下,夹层延伸范围最佳为150~250m,夹层延伸范围太小不能有效控制边底水,当夹层的渗透率小于“正常”储层的1/100,即Kh/KV>100时,夹层的作用接近于非渗透夹层,研究还表明该底水油藏不宜采用压裂措施。  相似文献   
5.
红台油气田鼻状构造油气富集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红台地区油气来源、分布特征、运移通道、油气藏类型及生储盖组合等进行了研究,通过红台2与红台6的油气藏对比分析,认为该区主要发育岩性-构造复合油气藏、岩性上倾尖灭油气藏及岩性透镜体油气藏。红台6油气藏发育的鼻状构造脊线为低势区,是有利的油气运移通道和油气运移的指向与汇聚地点。通过对鼻状构造油气富集规律和条件的研究,认为鼻状构造油气富集的条件除构造因素外,还受生油条件、沉积相带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利用薄片观察,黏土矿物分析、流体包裹体测温及储层物性等资料,对高邮凹陷古新统阜宁组三段(E1fn3)储层的成岩演化序列进行了深入探讨。研究认为,高邮凹陷E1fn3储层具低渗、超低渗特征,成岩过程复杂。利用黏土矿物的两个转换带,可将该区E1fn3划分为中成岩A1期、中成岩A2期及中成岩B期。该套储层经历了弱酸-弱碱-弱酸-中性的成岩环境,发育了颗粒压实-长石溶蚀、石英加大-碳酸盐胶结、加大边交代-碳酸盐、长石溶蚀的成岩序列,最终成为有效储层。  相似文献   
7.
海安南地区白垩系泰一段为三角洲沉积,且主要为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其储层孔隙以原生孔隙和次生孔隙的混合类型形式存在,原始物性受沉积相带的控制并受沉积物分选影响,物性优劣顺序为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远砂坝、水下天然堤。成岩作用以胶结和溶蚀作用为主,压实与交代作用不太明显,碳酸盐胶结物溶蚀形成大量的粒间溶孔,现今孔隙度和渗透率与碳酸盐含量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8.
高邮凹陷沙埝南区储层成岩相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邮凹陷沙埝南地区阜三段(E1f3)储层为典型的低渗小断块砂岩储层,其形成受沉积环境、沉积相带、成岩作用及构造作用等综合因素影响,而这些因素又恰恰是决定地下油气水运动和富集规律的最重要的地质因素。研究储层的成岩作用特征,根据成岩作用类型将该地区E1f3储层成岩相分为两大类:Ⅰ类为溶解成岩相,Ⅱ类为胶结成岩相。  相似文献   
9.
沙埝油田构造破碎、储层物性差、油藏类型多且含油带窄、产能低,注水开发暴露出许多矛盾。围绕沙埝窄条状中低渗油藏开展了改善注水开发效果的方法与对策研究。研究表明,有针对性地钻调整井、细分层注水、压裂,充分挖潜动用差层的潜力,可明显改善窄条状中低渗油藏注水开发的效果,延长稳产期。  相似文献   
10.
吐哈盆地红台地区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研究区内11口探井的岩心进行观察分析,结合粒度特征、测井电性特征及地震属性等相关资料,认为研究区主要发育2种沉积相:辫状河三角洲和滨浅湖。三间房组底部的红色泥岩段主要发育滨浅湖相;从三间房组S4砂层组到七克台组的中下部均发育辫状河三角洲相。在三间房组S1—S4砂层组和七克台组Q1—Q2砂层组辫状河三角洲平原亚相和前缘亚相详细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适合工区的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相模式,平原亚相进一步划分出辫状河道、河漫滩、心滩和河漫沼泽4种沉积微相;前缘亚相分为水下辫状分流河道、水下分流间湾、河口坝3种微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