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2篇
金属工艺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202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探讨了高温灭菌工艺(121℃,110.35kPa)对纳米银颗粒在两种模拟体液(PBS溶液和DMEM培养液)中的分散状况的影响,并用TEM观测纳米银颗粒在两种溶液中的尺寸和分散程度及用XPS检测溶液中的纳米银颗粒的表面元素构成.结果表明,经高温灭菌处理后,纳米银颗粒在PBS溶液中的团聚程度明显增加;但由于纳米银颗粒表面在DMEM培养液中会发生蛋白质和氨基酸吸附,形成覆蛋白膜的纳米银颗粒,因此经高温灭菌处理后,纳米银颗粒依然能够在DMEM培养液中以单颗粒形式均匀存在.这一结果说明在DMEM培养液中的纳米银颗粒即使经过高温灭菌工艺处理,依然可以保持很好的分散状态,因此DMEM是适合于纳米银颗粒下一步临床应用的分散剂.  相似文献   
2.
超微细ZnO表面改性及PP/ZnO共混体系流变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超微细ZnO的表面改性条件 ,并采用正交实验确定粉体改性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为偶联剂的用量。由于粉体的团聚 ,导致粉体表面活性点的封闭 ,因此实际偶联剂用量小于理论计算值。研究发现 ,粉体表面改性中的偶联剂用量对PP ZnO共混体系流变行为有较大的影响 ,当偶联剂用量适当时 ,共混体系的表观粘度趋于最小 ,过多或过少的偶联剂用量均导致共混体系表观粘度的增加  相似文献   
3.
静脉注射后纳米羟基磷灰石颗粒在小鼠体内的分布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纳米羟基磷灰石(nano-HAP)颗粒静脉注射后在小鼠体内的分布、蓄积和排泄情况。将中子活化的nano-HAP尾静脉注射到小鼠体内,剂量为9mg/kg。分别在15min、1h、2h、4h、8h、24h、72h时断髓处死动物,解剖并收集动物的血液、脑、心、肝、脾、肺、肾、胃、小肠、胸骨、子宫或睾丸、粪便和尿液。用高氯酸和双氧水将收集的样品消解后,通过液体闪烁计数器测定各脏器组织和排泄物中的^45Caβ射线计数来反映nano-HAP在动物体内的分布。结果显示,尾静脉注射nano—HAP后,大部分组织中^45Caβ射线计数范围为0.5~250Counts/min·mg,肺、肝、脾这3个部位中的^45Caβ射线计数相当于其它脏器组织的6倍以上。整个试验期间,只有骨骼中的^45Caβ射线计数变化不大,其它组织中的^45Caβ射线计数均随时间延长而减少。各个时间点粪便中^45Caβ射线计数要明显大于尿液中^45Caβ射线计数。nano—HAP颗粒可以在体内大部分的器官和组织中分布,其中肺、肝、脾是nano-HAP分布最多的几个器官,而骨骼是nano-HAP唯一的蓄积器官。粪便排泄是体内nano-HAP排泄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用钛酸酯偶联剂对TiO2 、ZnO等无机粉体表面处理 ,增加其与聚丙烯基体之间的相容性作用 ,并利用沉降体积这一参数对处理效果进行表征 ,讨论了偶联剂用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并通过透射电镜观察、评价了无机填料在有机基体中的分散性。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血管支架等医疗器械结构设计方法不断进步,相关监管法规和标准不断完善,钛镍合金医疗器械应用取得显著进展。多种类型钛镍合金医疗器械取得注册证,包括心血管、脑血管和外周血管器械。其中,心血管器械包括支架、心脏瓣膜和封堵器等。然而,钛镍形状记忆合金医疗器械仍面临镍离子释放防护和关键原材料进口替代等问题,亟待开发高疲劳钛镍合金原材料,包括丝材、管材和棒材;亟待开发记忆合金表面改性技术和相关医疗器械结构设计、性能测试评价技术;亟待完善相关器械测试方法标准和相关器械评审技术指导原则。需要制定相关标准,规范有限元分析中血管、血液边界条件和参数个性化设置,以及弥补体外模拟验证中血管、血液材料选择、血管力学和血液环境模拟、支架和血管交互作用模拟等方面的标准缺少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超微细ZnO的表面改性条件,并采用正交实验确定粉体改性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为偶联剂的用量。由于粉体的团聚,导致粉体表面活性点的封闭,因此实际偶联剂用量小于理论计算值。研究发现,粉体表面改性中的偶联剂用量对PP/ZnO共混体系流变行为有较大的影响,当偶联剂用量适当时,共混体系的表观粘度趋于最小,过多或过少的偶联剂用量均导致共混体系表观粘度的增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