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1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8篇
电工技术   16篇
综合类   26篇
化学工业   38篇
金属工艺   118篇
机械仪表   23篇
建筑科学   35篇
矿业工程   10篇
能源动力   12篇
轻工业   53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20篇
无线电   15篇
一般工业技术   57篇
冶金工业   22篇
自动化技术   2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时效对Cu-Zn-Al合金热弹性马氏体转变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用直流电阻法研究了时效对M_s点高于室温的工业纯Cu—Zn—Al合金热弹性马氏体转变的影响。若该合金从高温无序β相区淬火后立即在马氏体状态充分时效,则热弹性马氏体会发生稳定化,在升降温的电阻—温度曲线上,马氏体不再呈现热弹性正逆转变的特征;若该合金淬火后立即在β_1状态(母相状态)时效,则随着β_1状态时效时间的延长,合金马氏体的热弹性转变特性会逐步保持下来,其马氏体相变点和马氏体相对可逆转变量逐渐趋近一稳定值,在随后的热循环中它们变化很小.可以认为,马氏体态时效所引起马氏体的稳定化与马氏体的再有序化及过饱和空位的聚集等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2.
空冷淬火Cu-Zn-Al合金马氏体结构及稳定化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X射线衍射强度分析、透射电镜观察、相变点测量等方法研究了空冷淬火态Cu18Zn14Al合金马氏体结构及其稳定化现象。认为该合金空冷淬火可获得长程有序完全的M18R马氏体,其有序组态为Al原子与Cu原子、Zn原子与Cu原子两种近邻(nn)有序(K=偶,H+K/2=奇),以及产生K=奇的衍射中Al原子与Zn原子次近邻(nnn)有序。其基面原子分布为:Ⅰ—1425Al+1125Cu、Ⅱ—Cu、Ⅲ—1825Zn+725Cu。与此相对应,该合金相应为Heusler结构。该合金在充分有序化的条件下仍存在马氏体稳定化。  相似文献   
3.
钨尾矿微晶玻璃的形状记忆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了钨尾矿微晶玻璃的形状记忆效应(SME),并用X射线衍射法(XRD)作了相分析。结果表明,钨尾矿微晶玻璃具有明显的SME;恢复应变随回复保温温度升高而增加;该材料随着变形量的减小,形状恢复率随之上升  相似文献   
4.
利用ρ-T曲线测量、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观察等方法研究了Cu-19Zn-13A1(at%)合金母相时效过程中组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Cu-19Zn-13Al合金母相时效时,口,母相发生了贝氏体转变,继续延长时效时间,贝氏体向α相转变;或者,由β1母相直接转变为块(棒)状的α相。Cu-19Zn-13Al(at%)合金母相时效时,Ms点先升高后下降,且分解过程进行较快,300min后分解过程基本上完成,合金不再发生马氏体相变。  相似文献   
5.
利用分子动力学研究了原子数为13~1 055的铜纳米团簇.结果表明:随着尺寸的减小,铜纳米团簇的结构发生晶体→非晶→晶体→非晶→晶体→非晶的转变.团簇平均原子结合能随着尺寸的减小而减小,且只依赖于短程有序,这说明了团簇平均原子结合能一般不能够作为非晶与密堆结构晶体转变的判据.平均原子间距不但依赖于团簇的尺寸,且对团簇结构的变化敏感,可以作为非晶与密堆结构晶体转变的一个判据.对偶分布函数的研究表明,大尺寸团簇的内部和表层原子结构都表现出晶格收缩效应,且不同于相应块体晶格,这表明了目前文献中关于团簇的块体加表面模型与壳核模型都有待改进.  相似文献   
6.
Cu-Al-Mn-Zn-Zr记忆合金的显微组织与力学行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金相显微镜、透射电镜、扫描电镜观察和力学性能测试等手段研究了Cu—18.4A1—8.7Mn—3.4Zn—0.1Zr(摩尔分数,%)记亿合金(多晶)在不同温度与组织下变形时的力学行为。实验合金在不同温度下变形时延伸率不同,变形温度(Td)在Ms与Af之间时的延伸率小于变形温度(Td)高于Af时的延伸率。对实验合金施加应力时,最初的变形主要来自应力诱发马氏体,继而发生马氏体变体择优合并,二者对合金的变形都有贡献;变形量更大时,变体界面共格性被破坏,部分马氏体丧失热弹性。少量α相的析出不影响记忆效应,可使延伸率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7.
借鉴意义建构学习理论,融合“金课”本质和特征,文章提出意义建构学习的物理化学“金课”,并介绍了意义建构学习的物理化学课程设计过程,包括新知识、新技能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的“跨度”分析,“小步距”同化新知识和新技能,认知结构在新情境中的迁移和应用;在此基础上,提出开展意义建构学习的开放课堂、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的高阶课堂、元认知教学的高阶课堂教学,以及采用包含课堂评价、低阶评价和高阶评价的意义建构学习的物理化学“金课”三维评价策略。  相似文献   
8.
The low oxygen grade Al2O3 dispersion strengthened copper alloy without hydrogen-fired expansion was fabricated by the technique of vacuum hot press and hot extrusion. The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properties measurements and microstructures observation on as-hot extruded, as-cold drawn and as-annealed Cu-Al2O3 alloy were conduc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ddition of a suitable amount of boron in the alloy can lower the residual free oxygen content and then inhibit the hydrogen-fired expansion. The density, σb, σ0.2, hardness, δ and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of the alloy reach 8.86 g/cm^3 (relative density of 99.6%), 340MPa, 250MPa, HB95,24% and 93%(IACS) respectively after hot extruded with the extrusion ratio of 30:1. Its properties have no change after annealed at 900℃ for 1h. Its strength increases after cold drawing, while its ductility and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drop gradually. Various properties of the cold drawn alloy can recover to those of as-extruded after annealed at 900℃ for 1h without the occurrence of recrystallization.  相似文献   
9.
对粉末冶金法制备的纯Mo及Mo-43wt%Re合金不同状态下的力学性能和显微组织变化研究,结果表明:Mo-43wt%Re合金较纯Mo加工硬化显著,冷轧态纯Mo硬度仅为340HV,而Mo-43wt%Re合金的硬度达420HV.同时,Mo-43wt%Re合金抗高温软化性能较纯Mo得到显著提高,纯Mo的再结晶开始温度为900℃左右,Mo-43wt%Re合金在1350~1400 ℃开始再结晶,且再结晶晶粒细小,此时合金硬度较低,冷加工性能较好,可进行的最大变形量达50%.冷轧态Mo-43wt%Re合金出现大量位错胞组织,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位错密度不断降低,且在不同温度下分别出现了均匀的螺位错网络和波浪形位错等组织.  相似文献   
10.
基于标准的等效电路模型,用介电的方法研究剪切模式压电驱动元件的性能.对于剪切模式压电驱动元件,电阻-频率曲线上呈现一个或几个响应频率.对应于响应频率,模量的实部(实部电阻)呈现相应的极大值.理论和实验均表明,具有较大模量实部的压电驱动元件也具有较好的机械品质因子和耦合系数.所以,可以用测量对应于响应频率的模量实部的大小来表征剪切模式压电驱动元件的压电性能.系统研究了极化状态对剪切模式压电驱动元件性能的影响,对于极化沿陶瓷片方向的情形,响应频率处的实部电阻很大,当去掉极化后,相应的响应频率处的实部电阻变得很小,而施加的极化垂直于陶瓷片方向时,几乎测不到响应频率.应此,为得到更好的压电性能,必须对剪切模式压电驱动元件的沿陶瓷片方向进行预极化;为保证剪切驱动元件保持有较好的性能,所加的操作电压不能超过陶瓷片的矫顽电压.对于驱动元件的低温研究显示,压电陶瓷在极低温下依然保留有很好的压电性能,这表明剪切模式压电驱动元件完全适用于低温情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