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电工技术   8篇
金属工艺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冶金工业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亥姆霍兹线圈测试不同磁饱和度及工作点(P_c)的2:17型钐钴磁体温度老化前后的磁通,计算经温度老化后的不可逆损失,探讨了老化温度、永磁体磁饱和度及P_c对其不可逆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永磁体的不可逆损失随老化温度的升高、磁体磁饱和度的降低及P_c的降低而变大。不可逆损失绝对值小于1%时,老化温度为200℃,P_c=0.27的磁体磁饱和度需要超过53.6%,而P_c=1.78仅需超过31.5%,老化温度为300℃,P_c=0.27的磁体的磁饱和度需要超过88.6%,而P_c=1.78的磁体仅需超过68.1%。  相似文献   
2.
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烧结Sm(Co1-u-v-wFeuCuvZrw)7.5(v=0.05~0.08)材料,研究了Cu含量对材料内禀矫顽力及其温度系数的影响,进而探讨了Cu含量对材料工作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Cu的添加对材料的内禀矫顽力有显著影响,而对材料Hcj温度系数无明显影响(-0.2~-0.3%/℃)。提高Cu含量有利于提高材料的Hcj,但将降低其剩磁Br。v=0.08的材料350℃下B-H退磁曲线仍保持直线,性能达到Br=0.92T,Hcb=620kA/m,Hcj=856kA/m,(BH)max=143kJ/m3,可满足350℃工作温度的特定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3.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结合X射线能谱仪(EDS)对Sm2Co17型钐钴永磁合金时效处理过程中的显微结构与成分的变化进行分析,揭示该类永磁合金的显微结构在时效过程中随着时效温度和时间的改变而变化的规律,明确正常样品的典型显微结构SEM照片。此方法较光学显微镜的显微结构结果更加准确直观,较透射电子显微镜则有制样简单和分析快速的特点,在产品质量控制中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采用SC工艺和通用的熔炼工艺制备了Sm2Co17型永磁材料。对两种工艺所制备的合金金相组织、永磁材料的磁性能进行了研究。另外,也研究了合金时效处理对永磁材料磁性能和取向度的影响。结果表明,SC工艺制备的合金获得了希望的柱状晶结构,但其制备的永磁材料磁性能却明显偏低,取向度只有通用熔炼工艺的74%;时效处理能明显提高SC工艺制备的永磁材料的磁性能,且其磁性能与通用熔炼工艺制备的永磁材料相当。  相似文献   
5.
采用粉末冶金工艺制备高温型Sm_2Co_(17)永磁材料,其室温磁性能为:B_r=0.984T,H_(cb)=761k A/m,H_(cj)=1957k A/m,(BH)_(max)=190.4k J/m~3。高温550℃的B-H曲线具有良好的线性度,磁性能为:B_r=0.661T,H_(cb)=447.8k A/m,H_(cj)=536.7k A/m,(BH)_(max)=78.68k J/m~3。内禀矫顽力温度系数β(17.7~550℃)为-0.14%/℃。制备Φ10×10mm并进行电镀层防护的样品,在高温550℃的大气环境下进行长期热稳定处理。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镀层表面产生CuO和CoO复合氧化层,从而减缓了SmCo磁体的进一步氧化;经过5036h热稳定处理后磁通量下降了6.95%,磁体的热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6.
基于法拉第电磁感应原理,建立永磁材料温度系数测量数学模型,根据实际测量数据,对引起永磁材料温度系数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各个因素进行逐项评定,最后得到永磁材料磁矩温度系数完整测量结果.  相似文献   
7.
8.
在长期的稀土钴永磁材料研制和微观分析测试工作中,积累了大量分析研究案例和典型图谱。针对这些资料的有效存储和合理利用问题,利用Access为后台数据仓库,C#为开发语言,设计开发了稀土钴永磁体微观分析案例及图谱库,并将典型案例从材料、工艺、质量、失效、分析测试方法和其它等方面进行分类整理后添加入库。该数据库的建成和使用,实现了方便、快捷的数据查阅和更新,有助于在后续研制生产过程中快速解决相关问题,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9.
对两种冷却模具得到的Sm2Co17型永磁材料铸锭进行了全面取样并进行金相与成分分析,确定了该类铸锭中存在富铁钴、富钐铜以及富锆三种析出相,并明确了其相对位置关系和分布规律,对该类材料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纳米交换耦合稀土永磁材料是纳米尺度的软磁相和永磁相依靠交换耦合作用来提高永磁性能的未来磁体,是一种人工设计的材料,为稀土永磁材料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从理论上,通过纳米交换耦合可以突破原有稀土永磁材料的最大磁能积极限值,有希望开创新的思维方式——从制备途径来研究第四代稀土永磁材料,而不是延续前三代从化学组成上进行探索。20世纪90年代,研究人员提出了纳米交换耦合稀土永磁材料的概念,到21世纪研究人员分别对SmCo5/α-Fe、Nd2Fe14B/Fe67Co33、SmCo7/FeCo、(SmCo+FeCo)/Nd2Fe14B等纳米交换耦合永磁材料进行了研究。通过新的制备工艺可突破原有稀土永磁材料性能的理论极限值,最大磁能积得到大幅度提高,为稀土永磁材料的高性能化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