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1篇
化学工业   1篇
金属工艺   28篇
机械仪表   1篇
矿业工程   2篇
石油天然气   14篇
一般工业技术   21篇
冶金工业   1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9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7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Ti-15-3合金的性能数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可冷成形的Ti-15-3高强钛合金两种时效制度的全面力学性能,为该合金的扩大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α+β两相区轧制的TC4钛合金丝材经不同工艺热处理后,获得等轴组织、双态组织和片层组织,研究了微观组织特征及其对合金拉伸性能和疲劳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等轴组织α晶粒最为细小且具有较高的位错密度,表现出最高强度;双态组织α相较等轴组织显著长大,位错密度明显降低,具有最好的工艺塑性;片层组织原始β晶粒粗大,塑性最低。3种组织中片层组织疲劳性能最好,当裂纹长度<250μm时,不同显微组织对应的裂纹扩展速率差异较大,片层组织的扩展速率最低,等轴组织最高;当裂纹长度>250μm时,3种组织的裂纹扩展速率无显著差异。综合考虑TC4钛合金丝材的力学性能和工艺塑性,应选择双态组织作为产品的最终组织状态。  相似文献   
3.
热变形温度对TC18钛合金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研究了热变形温度从(tβ-25℃)~(tβ 20℃)变化时,对TC18钛合金模锻件显微组织和拉伸、冲击、断裂韧度等主要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金强度随变形温度升高变化不大,均在1 200 MPa左右;而塑性、冲击韧性以及断裂韧度等性能指标对热变形温度变化反应敏感;两相区变形时获得双态组织,合金的塑性和冲击韧性较高,ψ≥40%,aKU≥40 J/cm2;但断裂韧度偏低,KIc<50 MPa·m1/2.β区变形时获得片状组织,合金具有较高的断裂韧度,KIc>50 MPa·m1/2;但塑性和冲击韧性较低,ψ≥20%,aKU≥25 J/cm2.在相变点附近变形时容易导致合金组织和性能出现不均匀性.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不同规格俄制BT16钛合金自锁螺母显微组织、流线和显微硬度,并与俄制该合金φ8min丝材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BT16钛合金紧固件显微组织为单相区变形获得的超细片状组织;其组织形态与退火态丝材一致,表明紧固件是在退火状态下直接使用的,未经过固溶时效强化处理;BT16钛合金紧固件采用了冷变形制造工艺。  相似文献   
5.
热轧工艺对Ti-6Al-2Zr-1Mo-1V合金显微组织和拉伸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热轧温度、变形程度对Ti-6Al-2Zr-1Mo-1V合金显微组织和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对热轧工艺的调整,可以使合金的强度、塑性在较大范围内变化.两相区变形可获得良好的塑性;β区变形能保证合金较高的强度;一火β区变形+ 一火两相区变形可获得较好的强塑性配合.  相似文献   
6.
航空用高强度结构钛合金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23,自引:4,他引:23  
对航空领域广泛使用的高强度结构钛合金Ti—15—3(TB5),β21S(TB8),Ti—1023(TB6)和BT22(TC18)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合评述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7.
对TC16钛合金自锁螺母裂纹故障件进行了裂纹及断口、金相组织及显微硬度分析,并结合自锁螺母的制造工序,对裂纹的形成原因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自锁螺母的裂纹是在固溶处理后的收工序过程中产生的.其主要原因是固溶处理中收口端内外表面产生的脆性氧污染层,造成该处塑性严重下降.严格控制固溶处理时的环境气氛或合理调整制造上序可有效预防此类故障.  相似文献   
8.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钛合金热处理工艺的基础理论、数值模型与仿真应用的进展情况。对热处理过程中微观组织演化与力学本构建模基础研究近况进行分析,并对热处理工艺仿真在钛合金中的应用进行介绍,分析热处理仿真过程中所存在的难点,对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在由岩心分析实验结果做出的油田开发期岩电相驱图的基础上 ,依据阿尔奇公式建立了利用侧钻井与套管井电阻率测井资料研究剩余油的方法。该方法已在南海东部西江油田生产中得到了应用。侧钻井与套管井电阻率测井资料的有效利用 ,可以在油田开发过程中快捷、方便地求出储层剩余油饱和度 ,进而求出油层衰竭指数 ,并据此对油层水淹程度及时作出评价 ,其用于随钻测井评价可以较大幅度地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在沉积微相研究的基础上,选用流动分层指标法,将陆丰13-2油田2370层划分为6类流动单元。研究表明,流动单元与沉积微相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Ⅰ和Ⅱ类流动单元物性较好,主要发育于内砂坝;Ⅲ和Ⅳ类流动单元物性中等,主要发育于外砂坝;Ⅴ和Ⅵ类流动单元物性较差,主要发育于下滨面砂。流动单元的划分加深了对储层内部结构的进一步认识,在沉积微相的指导下,纵向上将2370层划分为31个次一级的构成单元,并实现了流动单元在井间上的对比和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