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电工技术   1篇
金属工艺   3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武器工业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1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文对运行在京津城际、武广客运专线的智能化CRH3型动车组车下冷却设备底板结构进行了研究,对列车运行过程中出现的裂纹破坏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对原有的结构进行了设计改进,通过数值模拟和线路试验证了改进结构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火炮内膛烧蚀磨损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火炮身管的烧蚀磨损现象,分析了影响烧蚀磨损的主要因素,包括火药气体的热烧蚀、火药气体的热烧蚀以及炮管的机械磨损,提出了现阶段国内外火炮抗烧蚀磨损的主要手段和措施,包括研制耐热合金身管材料、改进发射药以及对内膛表面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3.
AZ91D镁合金微弧氧化中电源脉冲宽度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带放电回路的微弧氧化电源脉冲宽度对镁合金微弧氧化的影响,设计了在恒电压增幅和频率为667 Hz的条件下,占空比在10%~90%之间的镁合金微弧氧化实验.研究发现,随着脉冲宽度的增加,起弧电压逐渐降低,大弧倾向增大;膜表面孔洞数量减少且孔径尺寸略有增大;微弧氧化的成膜效率随着脉冲宽度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在占空比30%左右时成膜效率最高,并且膜层的耐蚀性最好.对于频率为667 Hz的镁合金微弧氧化,脉冲宽度控制在300~600μs时成膜效率最高且膜层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电压在镁合金微弧氧化中的作用,本工作在双极性脉冲电源的恒流加载方式下,通过考察电压对氧化时间、膜层厚度及表面形貌的影响,研究电压对微弧氧化机理的影响。结果发现,当负电压为零,占空比20%和30%时,电压低于380V时所需的氧化时间要短于电压高于380V时的氧化时间。当占空比30%,负电压为零和40V时,电压低于340V的氧化时间和膜层增长速率都小于电压高于340V的;电压低于340V时的膜层表面形貌优于340V以上膜层。可见,微弧氧化过程中存在一个临界电压,微弧氧化过程分成两种情况,两种情况的微弧氧化机理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5.
对辊距实现优化设计,分别以总矫直力之和矫直力为目标函数,以辊距为设计变量,利用Matlab软件优化设计出辊距相对值,以轧件与辊子间的接触应力为约束条件,进一步获得最佳辊距实际值。在满足矫直要求的前提下,通过变辊距实现了减小矫直力和矫直功的目的,对矫直过程的节能降耗及减小薄壁构件由于矫直力过大产生的矫直缺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火炮身管内膛擦拭及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简述了人工手动擦拭、半自动擦拭和自动擦拭的优缺点及应用,并分析了身管内膛特别是膛线起始部的擦拭对起始弹道中弹丸挤进压力、首发近弹、胀膛、膛炸、身管寿命等的重要影响。分析表明,研制新的擦拭剂,开发新的擦拭工艺对实现高效、环保、经济的身管内膛维护保养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选择三层结构的BP神经网络,建立镁合金微弧氧化膜厚的映射模型。基于采用带放电回路的脉冲电源进行的镁合金微弧氧化的实验结果,讨论了微弧氧化的几个主要参数对膜层生长的影响关系,从而确定了神经网络的输入参数。通过工艺试验构造了训练与测试样本集。训练得到的BP神经网络的测试结果表明,利用神经网络的方法来实现对膜厚的动态监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鉴于手工电刷镀技术存在受操作人员的经验影响大、镀层质量不稳定、效率低且劳动强度大等缺点,研发了自动化纳米电刷镀技术及一台用于回转工件表面刷镀的样机,对比研究了手工和自动化电刷镀制备的镀层性能,针对连杆大头轴承座孔研制了再制造专机。结果表明,自动化纳米电刷镀技术可制备高质量镀层并显著提高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9.
材料是油气田开发的基础和保障,积极借鉴材料科学的最新进展,提高油气资源开发的经济效益,减小环境保护的压力,是石油工程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必由之路。作为一种高性能的生物高分子材料,纳米纤维素(NC)具有成本低、来源广、无污染和可再生等优点以及高强度、低密度、强韧性、易修饰等物理性质,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药、食品包装和光电材料等领域。最新研究表明,NC材料在油气田开发领域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并逐渐引起中外学者的关注。详细梳理了近年来NC在钻井、压裂和提高采收率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深度剖析了实际应用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结合近年来对NC分散液、NC高稳泡沫、NC乳液和NC水凝胶的研究,展望了未来NC材料在油气田开发中的应用潜力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