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11篇
金属工艺   2篇
能源动力   2篇
轻工业   2篇
无线电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品字型三炉膛连续式熔铝炉的炉型结构和热工参数,并对它的性能和效果作了分析和论证.  相似文献   
2.
应用动压润滑、边界润滑的理论,进行了铝箔轧机上动压油膜轴承的改装设计,介绍了该轴承的结构特点和计算参数。  相似文献   
3.
从理论和物理现象两方面分析了并联运行的变压器分接头不匹配 (变比不等 )时对变压器工作情况产生的不良影响 ,为现场运行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电力系统有功和无功功率充裕度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功功率与系统电压稳定及电压崩溃现象密切相关,其对系统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传统可靠性评估中,很少计及无功功率的影响。文中分别从有功和无功功率两个角度对电力系统可靠性进行研究。在评估中,考虑了有功和无功功率短缺以及由于系统故障引起的电压扰动问题,在事故后采用三级切负荷技术来确定有功和无功功率对电力系统可靠性的影响,并找出最经济的方法来缓解网络参数越限问题。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太原理工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微机控制技术实验教学环节分析研究,提出该课程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不断完善实验教学为改革目标,从实验教学模式、实验教程编写、实验内容考核和增加实验学时等方面提出了该课程实验教学的改革方案,为进一步改善实验教学质量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接入电网是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特征。为在新型电力系统中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提升配电网的灵活稳定运行,提出一种配电网双层规划模型:规划层以配电网运营商年化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计及碳排放指标,确定规划方案;运行层以灵活性运行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确定各节点可中断、可转移电量。采用模拟退火粒子群算法求解,以提高算法全局搜索能力。最后,通过IEEE33节点配电系统进行算例分析,结果表明在规划阶段考虑灵活性需求能提高系统灵活性,减少配电网运营商的投资成本,验证了规划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课程实践性很强,传统的实验教学手段不能充分体现实践教学的内涵。我们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与研究中,构建了设计性与科研课题相结合的综合性实验教学模式,并在教学中加以实践,取得了良好的实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电力系统光纤通信网促进了纵联电流差动保护技术的发展,但在实际应用中,必须考虑光纤通信通道的时延问题。从通信通道时延长短、通道路由一致性以及影响网络时延的因素等方面分析了通信通道时延对微机保护正确工作的影响。分析说明,不同原理的保护装置受通信通道时延的影响不同;应尽量采用光缆直接连接方式,简化中间环节,减少经过的路由数量,保持同步数据网的可靠运行,且用于传输微机保护信息的光纤网络规模不宜过大,使用模式不宜过复杂。论文还提供了不同类型光纤通道的时延计算方法,可为特定通道情况下装置的选型以及微机保护装置的运行维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电力系统光纤通信网促进了纵联电流差动保护技术的发展,但在实际应用中,必须考虑光纤通信通道的时延问题.从通信通道时延长短、通道路由一致性以及影响网络时延的因素等方面分析了通信通道时延对微机保护正确工作的影响.分析说明,不同原理的保护装置受通信通道时延的影响不同;应尽量采用光缆直接连接方式,简化中间环节,减少经过的路由数量,保持同步数据网的可靠运行,且用于传输微机保护信息的光纤网络规模不宜过大,使用模式不宜过复杂.论文还提供了不同类型光纤通道的时延计算方法,可为特定通道情况下装置的选型以及微机保护装置的运行维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提出一种基于密度峰值聚类和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eneral regression neural network,GRNN)的光伏发电功率短期预测方法。首先分析气象因素特征,计算统计指标构成天气特征向量;其次,为克服传统K均值聚类算法易陷入局部最优,需人为指定聚类中心等问题,采用密度峰值聚类算法对历史气象数据聚类识别;最终针对每一类簇构建GRNN预测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该文所述方法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且在小样本环境下仍有良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