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3篇
金属工艺   11篇
机械仪表   1篇
矿业工程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表面铸渗硼组织中奥氏体转变产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铸渗硼法制备铸造表肌复合材料简单易行,是提高铸有面耐磨、抗蚀、耐高温等性能的有效途径。铸渗硼技术的开发和应用研究较多,但对表层组织结构的报道较少。本文对铸渗硼组织中奥氏体冷却转变产物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The structure and dynamic viscosity of In80Cu20 alloy melt in the temperature range from 600 ℃ to 1 000℃ were investigated by using a high-temperature X-ray diffractometer and a torsional oscillation viscometer. The experiments show that there exist medium range order (MRO) structures in In80Cu20 alloy melt in a low temperature range above liquidus. The MRO structures are weakened with increasing temperature and disappear when the temperature surpasses 800 ℃. The nearest interatomic distance r1 and the coordination number Ns of In80Cu20 alloy melt decrease as temperature increases from 650 ℃ to 1 000 ℃. Thermal contraction of atom clusters can be found in the heating process. The viscosity of In80Cu20 alloy melt drops as temperature increases and meets with the exponential relation. No sudden change in structure occurs in the measured temperature range. DSC curve of In80Cu20 alloy during cooling process was measured. It is found that there is no noticeable variation of heat during cooling from 1000 ℃ to 600 ℃ , which testifies further that there is no sudden change in structure of In80Cu20 alloy melt.  相似文献   
3.
In-5%Cu合金的液态结构与粘滞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高温液态金属X射线衍射仪研究了In-5%Cu合金熔体的结构。结果表明:随温度由400℃升高到900℃,In-5%Cu合金熔体的平均最近邻原子间距ri总体上呈现出减小的趋势,原子配位数Ns的变化比较复杂,R1和Ns都在600℃左右出现转折,原子团簇出现热收缩现象,其结构在600℃附近出现异常变化。利用回转振动粘度仪对In-5%Cu合金在液相线以上不同温度进行粘度测量的结果表明:随温度升高,In-5%Cu合金熔体的粘度值减小,总体上呈现指数变化规律,在600℃左右发生突变.粘度突变温度与结构突变温度一致。  相似文献   
4.
针对大埋深复合顶板端面易冒顶,煤壁易片帮等问题,以孙疃煤矿7242工作面为背景,采用理论计算及数值模拟等方法,从端面距、支架工作阻力、顶板黏聚力3个方面对复合顶板端面冒顶影响规律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端面距是影响端面冒顶的主要因素,降低端面距可以减少顶板裂隙的发育,提高端面顶板的稳定性;支架工作阻力间接影响端面顶板的稳定性,支架工作阻力的大小与顶板裂隙发育高度及冒顶片帮事故负相关;较大黏聚力的岩体对于提高端面顶板稳定性有着积极作用.基于研究结果,有针对性地提出支架工作阻力提升至6800 kN,端面距控制为0.3 m,及时维护工作面顶板和煤壁稳定性的控制措施,现场实施结果证明,针对性措施保障了端面顶板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铸渗硼表面复合材料组织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张晓玲  秦绪波 《铸造》1998,(12):10-13
用无压渗透法在灰铸铁基体上得到了表面铸渗硼复合材料。用XRD、TEM、SEM和显微硬度等技术对表层组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表面化合物层由Fe2B+共晶组织组成,共晶组织为Fe2B+奥氏体,奥氏体的最终转变产物为Fe3(SiB)+铁素体。对两种不同形态的共晶组织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利用液态金属X射线衍射仪对纯In熔体及In-1%Cu熔体分别在280℃、390℃、550℃、650℃、750℃进行了实验研究,获得了二者的衍射强度、结构因子、双体分布函数、径向分布函数以及平均最近邻原子间距、原子配位数。结果表明,随温度由280℃升高到750℃,两种熔体的平均最近邻原子间距r1和原子配位数Ns都呈现出减小的趋势,原子团簇都出现“热收缩”现象,加1%Cu后的熔体团簇热收缩程度较之纯In熔体大。在整个测试温度区间内两种熔体的热收缩都不是均匀的,而是在某个温度区间发生突变,收缩明显,纯In熔体的突变区间为390℃-550℃,In-1%Cu熔体的突变区间为280℃-390℃,加1%Cu后突变区间向低温转移。  相似文献   
7.
金属熔体原子团簇的微观热收缩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多种纯金属及合金的X射线衍射实验结果为基础,结合理论分析,从自由体积的角度探讨金属熔体原子团簇的微观热收缩现象,进一步揭示微观热收缩的本质及机制:熔体中原子团簇的微观热收缩,是熔体中自由体积膨胀较之宏观体积膨胀更为严重的结果,团簇结构的变化是导致其出现热收缩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8.
Thermal contraction phenomenon of cluster structure of indium melt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 INTRODUCTIONWiththedevelopmentofmodernscienceandtechnology ,thestructureandpropertiesofsolidstatehavebeendeeplyunderstood .Howev  相似文献   
9.
针对某型角位移传感器输出角位移电压信号抖动的装备无故障发现(NFF)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该问题的具体情况,并针对故障分析中提出的振动原因进行了论证,采用有限元分析对该型传感器的固有振动频率进行了仿真计算,搭建了振动测试环境,根据分析结果设定振动参数,进行了试验验证,测试结果有效支撑了故障论证过程,并明确了下一步故障排查思路。  相似文献   
10.
在建筑结构设计工作中经常会遇到钢筋混凝土柱下需要采用独立桩基承台情况,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第4.2节及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第8,5.15条关于承台构造的有关规定,笔者认为尚有部分内容不够明确。仅就其中的几个问题提出自己看法和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