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5篇
综合类   1篇
金属工艺   8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拉伸、硬度、冲击试验研究了时效温度、时间对2507超级双相不锈钢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应用EBSD技术观察了σ相的析出。结果表明:在900~1000℃区域,随时效温度降低,σ相析出量增加,材料塑性变差,温度低于940℃时效10 min其伸长率低于10%;在600~700℃区域,随时效温度升高,σ相析出量增加,但析出时间较高温区域长,力学性能恶化不太严重,600~650℃时效40 h内伸长率20%,冲击吸收能量10 J。  相似文献   
2.
用电子分析天平测量了热轧卷取板试样表面氧化铁皮的增重,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能谱仪(EDS)观察测量了试样表面氧化皮形貌、氧化层厚度和成分,并用热力学方法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快速冷却时,试样氧化层形成3层结构,即Fe2O3→Fe2O3、Fe3O4→Fe3O→Fe;延长冷却时间,试样氧化层形成2层结构,即Fe2O3→Fe2O3、Fe3O4→Fe。  相似文献   
3.
采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扫描电镜、硬度计、X射线衍射仪和盐雾试验机,研究了不同温度(950、1000、1050、1100℃)下30Cr13和30Cr14N钢在马弗炉中空淬后,氮含量对30Cr13钢显微组织、碳化物、硬度和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淬火温度相同,30Cr14N钢比30Cr13钢硬度高、碳化物少和耐蚀性能好。氮不仅影响马氏体不锈钢的显微组织及硬度,还能通过降碳增氮,避免因碳化物过多的析出而引起的晶间腐蚀,而FeNiN的析出不会像Cr23C6析出造成显著的晶间腐蚀。因此,降碳增氮是改善马氏体不锈钢组织和性能的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20Cr13、30Cr13、40Cr13马氏体不锈钢进行不同温度下空冷,研究了加热温度和碳含量对马氏体不锈钢显微组织和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加热温度升高,马氏体板条开始粗大,出现了枝状晶界,并且硬度增加;随碳含量增加,马氏体和碳化物增加,马氏体板条逐渐向片状过渡,并且硬度增加。  相似文献   
5.
应用EBSD技术研究了2507脆断处的组织,结果表明,脆断区域存在σ相,σ相比例偏高是其脆断的主要原因。分析了炉卷轧机轧制温度对其脆断区域长度的影响,轧制温度提高30℃头部区域脆性区长度缩短为35m,提高50℃缩短为28m,提高100℃则为16m。  相似文献   
6.
炉卷轧机自动控制系统中,穿带长度的控制十分重要,直接影响产品质量。在分析炉卷轧机穿带系统的基础上,推导了带钢头部控制的数学模型,并计算出了各段控制的长度和时间,应用后存在质量问题的带钢头尾长度从以前的30 m减小到10 m,大大减少了因穿带失败导致的堆钢事故。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轧制理论以及对黑卷显微组织的观察,对比分析了409L和410S热轧过程的变形抗力和动态回复再结晶能力。结果表明,409L热轧态组织基本为等轴状,其动态软化能力较410S好。  相似文献   
8.
9.
利用数学回归的方法建立了409L、439、436L、441、443等超纯铁素体不锈钢高温变形抗力模型,研究了C+N以及Cr、Mo、Nb等合金元素对其高温强度的影响,通过引入高温强度系数预测了超纯铁素体不锈钢高温强度。研究结果表明,C+N以及Nb对高温变形抗力影响最大,Mo次之,Cr的影响相对较小;几种典型的超纯铁素体不锈钢高温强度按409L439443436L441445J2444规律变化,409L高温强度最低,444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0.
摘要:采用EPMA、WDS和XRD对S32101双相不锈钢中厚板表面氧化铁皮显微结构进行研究,同时采用称重法测定出氧化增重曲线。结果表明:S32101双相不锈钢氧化铁皮厚度分布不均匀,氧化增重的平方值与氧化时间基本成直线关系。氧化铁皮外层物相为Fe2O3和Fe3O4,内层物相主要为FeCr2O4,局部区域存在MnCr2O4和NiCr2O4。结合热力学计算,得出了S32101双相不锈钢氧化铁皮形成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