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化学工业   6篇
金属工艺   6篇
轻工业   1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冶金工业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通过对聚醚多元醇GK--350D分子结构的设计和工艺控制过程的选择,讨论了GK--350D的官能度、单体分布、分子量等主要分子结构因素及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操作工艺等反应工艺条件对产品质量稳定性和高回弹泡沫开孔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叙述了引进的诺兰达炉转化设计、研制和与之相配套的密封烟罩的开发设计。这两项关键设备均已顺利投产,达到了国外同类工厂的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3.
建立了大气压固体分析探头离子源(Atmospheric pressure solids analysis probe,ASAP)-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的聚丙二醇快速分析方法,即ASAP-MS(/MS)方法。优化了聚丙二醇(PPG)样品分析条件;确定了样品的单体结构为环氧丙烷(或丙二醇);计算其平均分子量及其分布,并与凝胶渗透色谱(GPC)、电喷雾离子源(ESI)测试结果进行对比;确定样品起始剂组成分别为丙二醇和甘油。结果表明,该方法操作简便,分析效率高,结果可靠,可应用于聚丙二醇的快速分析。  相似文献   
4.
将高活性自催化聚醚多元醇应用于高回弹泡沫中,通过发泡实验确定了其自催化活性及与胺类催化剂配合使用时的最佳配比;该聚醚多元醇用于TM体系也可起到催化作用。同时,与用普通聚醚多元醇制得的泡沫相比,用该聚醚多元醇制得的泡沫VOC值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5.
开孔剂GK-350D在高回弹聚氨酯软质泡沫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多元醇、甲苯二异氰酸酯和自制的开孔剂GK-350D制备了密度为32~35 kg/m3的聚醚型高回弹聚氨酯软质泡沫。用FoamatLR2-40 PFT型测定仪跟踪了泡沫的发泡过程,从其发泡曲线上求取了泡沫开孔后的下沉率,表征了开孔剂在泡沫中的开孔能力。结果表明,GK-350D用量为1.2份时,具有较高的开孔能力,开孔性能与国际同类产品水平相当,且没有影响聚氨酯泡沫制品的性能。  相似文献   
6.
以山梨醇为起始剂,先以分步碱催化的方式对环氧化物进行开环聚合反应,再以双金属氰化物(DMC)为催化剂进一步对环氧化物进行开环聚合反应,分别讨论了催化剂种类、催化剂加入方式、催化剂含量、反应温度和进料速度等对合成高分子量、窄分布、低不饱和度山梨醇聚醚多元醇的影响,并得到了最佳制备工艺。制备过程节能环保,产品收率高,具有一定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且所得产品官能度高,发泡后具有优良的泡沫性能。  相似文献   
7.
通过含锑复合孕育剂与BaSi及75FeSi的对比试验,得出 含锑复合孕育剂具有提高强度和硬度,改善断面敏感性的结论。生产应用验证,该复合孕育剂可使化学成分在3.87%-3.94%,0.25%-0.49%Cr,0.43%-0.52%Cu成分范围内的铸件抗拉强度达290.5-335MPa,硬度达210HB以上,可应用于无缸套缸体,满足耐磨性要求。  相似文献   
8.
薄壁缸体铸件中合金元素的选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柴油机薄壁缸体铸件,试验了少量合金元素铬、铜、锑和锡对高碳当量灰铸铁抗拉强度、硬度及白口倾向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金元素铜对灰铸铁的强度有明显的影响,在碳当量为3.8% ̄4.1%的条件下,铁液中合金元素铬、铜和锑的合理含量(%)分别为:0.20 ̄0.25、0.40 ̄0.45以及0.02。试验条件下,合金元素锡的作用不太明显。初步分析了合金元素铬和铜对灰铸铁强度及组织的影响机理,此外,还进行了实际  相似文献   
9.
胡丽云 《铸造》1993,(6):31-32
在造型制芯过程中,砂芯组合的接缝和下芯后间隙、砂型或砂芯在烘干过程中出现的表面裂纹,都需要加以修补.过去由于没有合适的修补膏,常使用红砂泥之类的材料来代替.  相似文献   
10.
分别采用在发泡配方中添加物理发泡剂MC、降低异氰酸酯指数、使用特殊结构的聚醚多元醇GK–350D来制备超柔软泡沫,通过比较这3种方法的发泡性能和制得的泡沫的物理机械性能,并考虑环保、实际生产的可操作性等因素,认为在配方中加入不同量的GK–350D这种方法较好,可得到不同硬度的超柔软泡沫。该方法不仅环保、使用方便,且所得泡沫手感非常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