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金属工艺   12篇
机械仪表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复层厚度对钽钢复合板焊接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复层厚度对Tal/16MnR管板接头焊接性的影响。试验证明复层厚度是影响钽钢复合板焊接性的重要因素。由于钽与钢的熔点相差悬殊,且焊接时钢板接头附近焊接温度场的分布比较复杂,容易引起复合板界面钢基层的熔化。在高温下Fe与Ta发生化学反应生成Fe2Ta,这种脆性金属间化合物会导致复合板界面产生裂纹,并在焊接应力作用下向焊接熔池扩展形成了贯穿性裂纹,Fe沿贯穿性裂纹向焊接熔池扩散,导致焊缝出现裂纹。复合厚度大于2.0mm时,可实现钽钢板的焊接,且厚度越大焊接性越好,一般情况下合适的复层厚度为2.5-4mm。  相似文献   
2.
2003年在德国举行的第10届钛会。不管是宣讲论文,还是张贴论文,关于成本是谈论最多的话题。航空业的大型商业项目,例如波音飞机、空中客车,为了降低成本,都转向了钛铸件。在军事角逐场上,美国空军的“金属材料可承受性计划(MAI)”和“锻件供应商计划(FSI)”,其目标都是在降低成  相似文献   
3.
杨永福  艾建玲 《金属学报》2002,38(Z1):550-552
论述了钛设备在国内的应用,介绍了现行的钛容器制造技术标准及各种钛材的最高设计压力、设计温度和安全系数.比较了不同标准对焊接接头弯曲性能的要求;讨论了钛设备常用的检验方法以及检验技术未来发展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采用 H1Cr2 6 Ni2 1作为过渡层焊丝 ,焊接 Monel40 0 / 16 Mn R复合板。研究了复合板焊接接头的弯曲性能、拉伸强度、主要化学元素在焊缝中的扩散程度及其微观组织。结果表明 ,焊缝成形良好 ,在距复层焊缝表面 2 .4mm范围内 ,焊丝化学成份对复层焊缝化学成份的稀释率为 0。焊接接头的拉伸强度为 6 30 MPa。面弯角大于等于 12 0°,背弯角为 180°,侧弯角大于等于 10 0°。焊接接头具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  相似文献   
5.
杨永福  艾建玲 《金属学报》2002,38(Z1):417-418
采用高频感应钎焊的方法,研究了Ag及AgCu28钎料对钛丝钎焊性能的影响.当钎焊保温时间大于1.0 s时,BAg与BAgCu28钎缝的抗拉强度分别达到了550 N与160 N.钎缝的金相及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钎缝中不存在Ti-Ag及Ti-Cu金属间化合物,快速感应钎焊过程可以抑制钎料组元和母材之间的化学反应及母材晶粒的长大,即使采用熔点较高的钎料,也可以获得高性能的钎焊接头.  相似文献   
6.
论述了钛设备在国内的应用,介绍了现行的钛容器制造技术标准及各种钛材的最高设计压力、设计温度和安全系数。比较了不同标准对焊接接头弯曲性能的要求;讨论了钛设备常用的检验方法以及检验技术未来发展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采用了四种不同的焊接工艺,分别对TA2/16MnR、TA2/Q235B两种复合板钢基层进行了焊接实验,对比分析了焊缝两侧钛复层的氧化程度、焊缝X射线探伤结果、机械性能检测结果,证明采用合适的埋弧焊工艺,能够得到满意的焊接接头。  相似文献   
8.
艾建玲  杨永福 《金属学报》2002,38(Z1):553-554
分析了钛钢复合板加热釜制造的工艺特点.冲压封头时,为了避免钛材在高温下发生污染和氧化,必须采用特制的防氧化涂料.在焊接较厚的钛钢复合板时,采用手工电弧焊(MAW)和自动埋弧焊(SAW)工艺,可以减少热量的输入,防止近缝区复合板性能的下降.在高温高压条件钛复层焊缝采用热膨胀补偿结构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9.
在Incoloy825/16MnR复合板焊接过程中,选用HlCr24Nil3作为过渡层焊丝,研究了焊接接头的弯曲性能、拉伸强度、主要化学元素在焊缝中的扩散程度及其微观组织。结果表明,过渡层焊缝焊接性能优良,焊缝成形良好。  相似文献   
10.
采用爆炸复合工艺,制成Ti-Cu-Zr 3层复合钎料坯,经轧制得到0.2 mm厚度的钎料箔.研究了Ti-25Cu-25Zr钎料钎焊纯钛的工艺及性能.利用瞬间液相扩散焊原理,分析钎料与钛基体之间的接触反应焊接机制,实验得到钎焊钎缝强度与保温时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钎焊保温时间小于1.0 s时,由于钎料组元和钛基体之间的扩散还不充分,接头的断裂载荷在600 N以下,断裂发生在钎缝上;钎焊保温时间大于1.0 s时,钎料组元和钛基体之间发生了明显的扩散,接头强度显著提高,断裂载荷达到700 N,断裂发生在钛基体的热影响区;保温时间在1.0~4.0 s范围内时,接头强度趋于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