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金属工艺   3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1篇
武器工业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蒋亚琴 《阀门》2022,(4):308-310
介绍了一种利用卧式普通镗铣、数控镗铣、加工中心代替卧式车床来加工楔式闸板密封面的加工技术。通过对楔式闸板加工工艺分析,从加工工序的简化方面与卧式车床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2.
9Mn2V钢锻造后经840℃淬火,180℃回火,磨削后,用磁粉探伤机进行探测时,发现两加工面均有磁痕聚集。其形貌见图1(A),图2(B)。裂纹方向大都与磨削方向垂直。图1(A)磁痕淡、细、有分叉状、直线状,有的呈变形网状,数量较多。图2(B)磁痕浓、粗,大部分直线状,且裂痕均从圆孔处开裂,数量少一些。从侧面看,裂纹最深达8mm。  相似文献   
3.
针对天然气长输管线用全焊接球阀的焊缝质量安全问题,提出了焊缝质量安全的控制措施,重点阐述了焊缝的焊接应力消除和焊接后免热处理的方法评定,通过焊接试样的焊接应力、HIC、SSC、CTOD等检测和评定,验证了封闭焊缝质量控制措施的可行性和稳定性,全面提高了全焊接球阀焊接性能,为解决全焊接球阀生产过程中免热处理技术难题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4.
蒋亚琴 《无损检测》1998,20(10):292-293,296
超声波探伤中出现的缺陷信号有密集缺陷信号、分散缺陷信号、单个缺陷信号及连续缺陷信号。对前三种缺陷信号可以缺陷波在一定体积范围内的数量及缺陷间的距离来区分,较易鉴别;而连续缺陷信号按JB 1581—85标准是:缺陷波当量直径≮2mm,幅度波动范围能在探头持续移动距离≥30mm的区间内≯2dB。但在实际探测中,基本上不存在这种理想状态。 20a(年)来,本人在年均近千根东风-4干线电  相似文献   
5.
蒋亚琴 《无损检测》1997,19(5):138-139
磨削裂纹是工件在磨削加工时,由于砂轮变钝、砂轮的粒度和硬度与工件表面硬度不适、冷却剂不适当、进给量过大、磨削速度过快而使磨削材料局部过热,以及热处理后残余应力很高,热应力与残余应力的叠加导致金属表面组织的开裂。图1为Cr12钢复式模典型的磨削裂纹磁粉图。由于工件为整体淬火,表面硬度基本相同,但磨削时并非整个表面同时加工,因此会产生程度不同、形态各异的磨削裂纹,有最严重的蜘蛛网状,有分叉的树枝状,也有较轻的线条状。这些裂纹通常紧密集中而非单个出现,且裂纹一般较浅(擦去磁粉肉眼不可见,工件侧面也无磁粉聚集),磁粉堆积不太高,且磁痕轮廓清晰。  相似文献   
6.
蒋亚琴  何忆 《绿色建筑》2024,(2):143-146
<正>秉初心:深耕细作笃前行从事工程行业是庄贺铭自始至终的坚定信念,1990年从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毕业后,他先后在中冶集团宝钢冶金建设公司、中集集团任职。1997年,庄贺铭加入全球知名的TIC跨国机构—法国必维国际检验集团(Bureau Veritas,以下简称“BV”)。在BV这个具有近200年历史的跨国大平台上,庄贺铭对欧美发达国家的工程建设和资产设施运营管理有了直接的接触和实践,同时也对西方发达国家的建筑工程法规及行业管理制度进行了深度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7.
为掌握冲头形状对碳纤维复合材料层合板低速冲击响应的影响规律,了解层合板内部的损伤机制与失效模式,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层合板进行低速冲击力学行为的数值模拟,为考虑多种失效模式混合,用三维Hashin强度准则与双线性内聚力模型分别预测层合板层内与层间的渐进损伤演化,重点讨论冲头形状对层合板冲击响应的影响规律。数值模拟结果与现有低速冲击试验数据较吻合,最大误差低于5%,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结果表明:冲击接触面积与穿透程度是造成层合板在不同冲头形状下冲击响应差异的主要原因,冲击接触面积较小的冲头对层合板的穿透程度大,会造成层合板沿厚度方向的损伤积累。冲击接触面积较大的冲头对层合板的穿透程度小,会造成层合板沿面内的层间分层损伤扩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