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2篇
化学工业   6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6篇
建筑科学   2篇
能源动力   2篇
轻工业   5篇
武器工业   5篇
无线电   4篇
一般工业技术   9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针对战场环境下弹体、破片的威胁,研究枪弹冲击下头-颈动力学响应及颈部被动肌影响。利用已建立并通过验证的头盔-头-颈有限元模型,开展9 mm手枪弹冲击数值模拟,获得有/无被动肌作用下人体头-颈动力学响应。研究结果表明:正面冲击时,首先头部额骨处产生应力集中,随后颈部后伸,颈部应力主要集中于下颈椎椎体,椎间盘前侧产生拉伸失效;在被动肌作用下,头部质心最大位移减少31.38%,颈椎椎骨与椎间盘连接处应力以及椎间盘最大应力均降低,椎间盘最大应力减少28.76%;颈部被动肌起到重要的保护作用,可缓解头-颈后伸,减轻颈椎的损伤,在颈部损伤评估中应考虑被动肌的影响。该研究结果可为颈部损伤评估和颈部防护装备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教育城域网是一个覆盖全市(地区)甚至全省的网络系统平台,正是由于规模庞大,使得城域网的拓扑结构设计,显得异常关键。毫不夸张地讲,拓扑结构的合理性牵系着整个城域网建设的成败。  相似文献   
3.
铜器皿易生铜绿,按卫生法要求,接触食品部份必施以镀锡处理。火锅类产品结构独特,其内腔的电镀,若采用一般挂镀方法,非镀表面的保护比较困难。由于镀锡液的分散能力好,即使采用内阳极,火锅外壁仍能很好上镀;采用绝缘保护又很麻烦。而利用双极性镀,无须施行任何保护处理,就能得到仅镀内腔的合格镀层,操作简单,工艺效率高,有推广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丙炔基磷酸钠的合成及其在电镀中的应用华南理工大学应用化学系(广州市510641)刘红霞广州市达志化学科技公司(510630)蔡志华电镀添加剂的质量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电镀产品的质量,我国电镀添加剂与发达国家相比有一定的差距,其主要原因是缺乏专门研究机构...  相似文献   
5.
除油技术浅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除油是电镀前处理的基础工序.电镀时工件上的油污影响金属离子在工件上的沉积.除油不良是产生电镀密着故障的主要原因之一. 本文探讨了各种除油方法的工艺特征.  相似文献   
6.
节能和资源回收型电镀废水处理设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一种以太阳能和水源热泵为热源,由水射泵产生真空,使电镀废液低温蒸发浓缩,并将蒸发热能全部循环回收,浓缩的镀液重新回用于镀槽,从而实现热能和物料全循环的装置.阐述了该装置的原理,分析了其运行可靠性和节能效益.着重描述了太阳能-热泵热水系统的组成、设计要点及工作模式.介绍了该设备在氰化滚镀银废水处理及回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对抑雾剂在电镀中的应用进行了总结,对电镀过程中使用抑雾剂的原因、抑雾的原理和对抑雾剂的技术要求进行了归纳,还介绍了酸性抑雾剂、碱性抑雾剂和铬雾抑雾剂组成及应用范围,并对抑雾剂的研发与应用进行了归纳和展望。  相似文献   
8.
杜广芬  蔡志华  代斌  何林 《食品工业科技》2012,33(8):330-332,343
对超声波-微波协同提取沙棘总黄酮进行了研究。通过单因素实验分别考察了乙醇浓度、提取时间、微波功率、料液比等因素对沙棘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沙棘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参数,并与文献报道的溶剂回流法、微波法、超声波法等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乙醇浓度为50%,提取时间180s、微波功率240W、料液比为1:50g/mL时,沙棘总黄酮最高得率为1.72mg/g;超声波-微波协同提取法优于溶剂回流法、超声辅助法以及微波法等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汽车发生火灾的一些特点。以实际中遇到的一些火灾的案例,对火灾的发生机理进行分析归纳,为汽车使用者提供在日常使用中要注意的问题的对策,以减少火灾的发生和带来的不必要损失。  相似文献   
10.
由于碳纤维和Kevlar纤维力学性能相差迥异,在C-K纤维混杂增强复合材料(Carbon-Kevlar fiber hybrid composite,CKFH)加工中易产生加工缺陷,比单种纤维复合材料的加工缺陷更难控制。由此,从微观和宏观角度,构建CKFH三维有限元切削模型,分析CKFH的切削去除机理及平纹编织结构对切削过程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在不同纤维取向下,Kevlar纤维均易产生抽丝拉毛现象,尤其当纤维取向θ=0°/180°时最为明显;纤维取向θ=0°/180°时,切屑多为卷曲片状切屑,纤维取向θ=45°、90°、135°时,两种纤维的断裂相互影响,切削表面、切屑形态均与切削方向存在密切关系,当纤维取向θ=45°时,多为细小片状切屑,纤维取向θ=90°时,切屑多为絮状块状切屑,纤维取向θ=135°时,切屑多为成块状切屑;从碳纤维切向Kevlar纤维时,Kevlar纤维出现松散、抽丝拉毛现象明显,从Kevlar纤维切向碳纤维时,在Kevlar纤维的韧性弯曲区碳纤维发生弯曲脆断、碎裂,易出现凹坑;平纹编织结构对切削应力的传递具有明显的阻断作用,有限元仿真结果与试验观测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