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金属工艺   7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薄祥正  方鸿生 《金属学报》1998,34(8):807-812
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观察研究了Fe-0.37C钢中仿型铁素体的表面浮凸,发现GBA确实产生了表面浮凸,浮凸只是由GBA本身引起的,而不是由GBA和它在基体中的塑性变形共同引起的。  相似文献   
2.
贝氏体三维形态及组织演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较高分辨率条件下,用双磨面方法研究了贝氏体亚结构的三维(3-D)形态,发现上贝氏体及其亚片条的三维形态呈板条状。下贝氏体及其亚片条的三维形态呈片状,下贝氏体亚单元为块状。上,下贝氏体之间在三维形态上无明显界限。在存在过渡型的中间态贝氏体,其形态介于上、下贝氏体之间,这说明上、下贝氏体在本质上是统一的。用激发形核-台阶长大理论分析了上、下贝氏体组织形态演化机理,并提出演化过  相似文献   
3.
用扫描隧道显微镜对Fe-C-Si-Mn合金中的下贝氏体浮突进行了观察研究。发现用透射显微镜观察到的最小结构单元--亚单元是由更小的超亚单元组成的。超亚单元的浮突为“帐篷”型,而非不变平观应变型,表明它不是切变形成;超亚单元的浮突高度为60-140nm,最大形状变型量约为0.23,贝氏体的多层次结构以及合金元素C和Si对它的影响可用激发形核-台阶生长机制来解释。  相似文献   
4.
用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在大气中研究了Cu-27.2Zn-4.7Al合金中贝氏体的精细结构及浮突形态。在浮突和腐蚀后的组织上都发现,Cu-Zn-Al合金中的贝氏体确是由亚片条和亚单元所组成,进而为贝氏体相变机制的深入研究提供了重要实验基础。在此基础上给出了Cu-Zn-Al合金中贝氏体的结构模型。  相似文献   
5.
薄祥正  徐宁  方鸿生 《金属学报》1998,34(12):1249-1254
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观察到Fe-0.37C(质量分数%)风中的锯齿状魏氏组织产生表面浮凸,发现其浮凸是由多片魏氏组织片条组的浮凸群,浮凸高度约为60-170mm,低于其形核处仿晶型铁素体的表面浮凸,在仿晶型铁素体中观察到面-面激发形核方式,其浮凸的最大形状变形量为0.39,锯齿状魏氏组织和仿晶型铁素体的表面浮凸可用台阶机制解释,并以台阶机制定性解释了帐篷型,复杂型和单倾型表面浮凸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6.
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观察了Fe-0.37C合金中魏氏组织铁素体的表面浮突,发现其浮突形状为帐篷型和复杂形态,切变机制不能解释魏多组织表面浮突的形成过程,而扩散控制的台阶机制可合理地解释,魏氏组织的浮突高度为70-450nm,最大形状变形约0.36。  相似文献   
7.
首次用扫描隧道显微镜(STM)观察了CuZnAl合金的贝氏体和马氏体表面浮突,发现贝氏体浮突是由许多亚单元组成的浮突群,单个亚单元浮突呈“V”型,不同于马氏体相变不变平面应变的“N”型浮突,从而说明贝氏体不可能切变形成。同时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贝氏体激发形核-台阶生长的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