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4篇
化学工业   1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3篇
自动化技术   6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气化铁道牵引供电系统动态无功补偿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从电气化铁道牵引供电系统实施无功补偿的必要性出发,结合无功补偿的研究现状,论述了静止无功功率 发生器(SVG)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相似文献   
2.
基于现场总线技术的PLC控制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应用现场总线技术支持下的PLC控制系统,是目前工厂自动化得以实现的有效途径之一。在概述PLC通信功能和现场总线基本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应用成果,就PLC专用现场总线、基于Profibus的PLC控制系统以及CAN总线支持下的PLC控制系统进行了详细论述,总结并提出了制造业信息化进程中PLC控制系统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起重机电气并车控制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并车作业桥式起重机的工作特点出发,结合起重机机电控技术的发展,介绍了两种切实可行的起重机并车作业电气控制系统(简称并车系统),即转换开关并车系统和可编程序控制器(PLC)通讯并车系统。  相似文献   
4.
现场总线技术和PLC器件的研究与应用,是现代分布式控制系统得以实现的主要途径之一。在概述分布式控制系统发展历程的基础上,以PLC为核心控制器件,结合应用成果,就Modbus支持下的分布式控制系统、Controller Link支持下的分布式控制系统以及Profibus支持下的分布式控制系统进行了讨论,总结并提出了制造业信息化进程中分布式控制系统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基础纸样的生成技术是服装CAD的重要内容,关键在于领域特征的获取.简要介绍纸样设计原理的基础上,详细论述了原型法纸样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智能化纸样生成技术,提出了服装CAD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基于PROFIBUS和SIMATIC S7的分布式I/O控制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应用现场总线和PLC支持下的分布式控制系统,是目前工厂自动化得以实现的有效途径之一。在论述PROFIBUS基本特征和SIMATICS7系列PLC通信功能的基础上,设计了污水处理厂的分布式I/O控制系统,提出了现场总线和PLC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赖惠鸽 《电源技术》2016,(3):746-748
牵引变压器是牵引供电系统的关键组分,其运行状态的健康与否直接决定电气化铁路牵引供电网络的安全可靠性、供电质量和经济效益;同时影响着电力系统的电能质量。基于此,从安全保护、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经济运行与调控等方面对我国牵引变压器的研发、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综合性的阐述和分析;并指出:深入研究牵引负荷特性与潮流分布,优化运行方式、合理进行保护配置和容量选择,积极探索同相供电策略的可行实施方法,构建智能化监控网络支持下的坚强型牵引供电系统,能够有力促进牵引变压器的安全经济运行,是电气化铁路牵引供电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牵引变压器的安全、经济运行是电气化铁路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在分析配电变压器经济运行原理的基础上,结合实例,就等容量和不等容量牵引变压器的三种损耗进行了研究和计算,并对不等容量牵引变压器的计费问题进行了探讨.仿真结果表明:应优先选用低空栽损耗、低额定负载损耗的节电型牵引变压器.  相似文献   
9.
针对配电网变压器的保护正确率不高、查找故障停留时间过长进而影响生产供电可靠性等不足,研究讨论了软硬件系统的搭接、模拟量扩展模块和定值算法等问题,并设计了基于PLC的配电变压器保护系统.该系统具有结构简单、抗干扰性强、可靠性高等特点.FxGpwin软件模拟仿真结果表明,系统能够满足柔性、易重构和快速性的变压器保护要求,特别适用于原有配电变压器保护的数字化改造系统.  相似文献   
10.
张玉强    赖惠鸽 《智能系统学报》2020,15(5):856-863
为了提高双臂冗余度机器人在其交互工作空间中的协调运动能力,以ABB YuMi为例,提出了一种计算简便并且能够有效反映双臂协调运动灵活性的性能指标。利用D-H法建立了YuMi机器人的运动学模型,分析了双臂可操作度的分布情况,分别研究了两种协调运动方式的运动学约束关系以及相应的运动控制规律,基于灵活性分析构建了双臂协调装配电机转子与轴承以及字母绘制的任务,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本文双臂可操作度指标的有效性及协调运动规划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