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金属工艺   4篇
冶金工业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近代中国女子教育思潮的演进及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近代中国女子教育思潮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具有几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建立在自给自足经济基础上、以农业为本的、自我封闭式封建宗法制社会。整个社会赖以统合、维持的基础是儒家思想及与此配套的文官政治体系和“君臣父子”的宗法制度。这种政治文化对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层面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虽然中国封建社会朝代更迭,但这种政治文化统领下的中国社会的基本特性,尤其是其社会结构、社会心理、价值体系、教育思想、生活形态一直延续到清末,整个社会的结构与功能基本没有什么变化。在这种文化传统下…  相似文献   
2.
对高等教育质量和标准的关心并不是什么新问题,早在60、70年代,伴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高等教育质量问题一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人们纷纷担忧规模扩大以后能否维持一定的水平和水准。因为量“少”往往与质“精”伴,量“多”往往与质“滥”相连。此时,许多国家纷纷采取措施确保高等教育质量与水准,主要是对高等教育规模扩张中新增加部分质量的水准。如1964年英国成立CNAA,其主要宗旨便是为了确保高等教育新形式--多科技术学院的质量与水淮。日本也于60、70年代颁布《专修学校设置基准》、《高等专科学校设置基准》、《短期大学设置基准》,其目的也是为了维持高等教育新增加部分的质量和水准,也就是说,60、70年代人们对高等教育质量的关心主要是源于高等教育质量的关心主要是源于高等教育内部的因素变化--高等教育自身规模的扩大而引起的。到了80年代,情况发生了变化,人们对于高等教育质量的关心更主要地是源于与高等教育有关的外部原因。  相似文献   
3.
美日高等教育规模扩张过程中女性参与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美日两国女性参与高等教育的历史回顾,分析比较了两国女性参与高等教育的动力、目的,指出以家庭为主导的日本模式和以个人发展为主导的美国模式均为女子高等教育的典型模式,虽各自有着文化与价值基础,但从国际社会所提倡的“建立男女伙伴关系的社会”这一基本精神来衡量,日本女子高等教育模式似与这种精神不太吻合。  相似文献   
4.
博洛尼亚进程是目前欧洲高等教育正在进行的一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改革.它以建设和谐、开放的欧洲高等教育区为目标,以增强欧洲高等教育系统的吸引力为努力方向,赢得了46个国家的响应与支持.通过参加国两年一度教育部长峰会及所公布的一系列宣言和公报,博洛尼亚进程的政策目标得以逐步推进和不断深化,并被演绎为包括学位系统、学分互换、联合学位、质量保障、人员流动、终身学习、欧洲研究区等在内的十个具体目标.虽然欧委会、欧盟等欧洲组织在这一进程中表现积极,但质言之,博洛尼亚进程仍属于欧洲国家政府间的一项教育合作计划;并且它与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博洛尼亚进程的性质体现了教育具有极强主权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对流动人口进行教育与培训是落实国家对流动人口从"管理"到"帮助融入"的重要措施,也是解决流动人口"发展问题"的关健.文章通过对212份有效问卷中的90份女性样本的分析,认为福建省流动女性教育与培训需求具有普通性、多样性、矛质性的特点.针对这些特点,提出相应的多种解决途径及措施,主张在培训内容上做到有针对性和有目的性.此外还应关注流动女性的心理辅导,使其尽量摆脱"过客"心理,树立主人翁的心态和责任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