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2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11篇
建筑科学   3篇
矿业工程   1篇
轻工业   1篇
无线电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4 毫秒
1.
强夯施工引发的噪声和地面振动会给附近居民和建筑带来一定的干扰和影响.在某变电站强夯试验阶段进行了地面振动参数的监测,收集到站外建筑所在地的具体振动参数,经与国家有关标准对比,进行安全评估,得出该变电站工程强夯施工对周围建筑没有明显影响,为顺利施工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2.
基于Mobile Agent的网络化产品信息集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Agent技术用于网络化制造系统,能够提高敏捷性和智能性,使制造企业对多变的市场快速响应,因而成为网络化制造的一门重要技术。针对网络化企业的特点,以Mobile Agent与Web技术为基础,提出一种开放 的,支持多种平台的网络化信息集成模式,为企业间分布异构信息的集成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案,它可以有效减少网络信息流量,提高网络信息处理的性能。  相似文献   
3.
针对6R机器人绝对定位精度不高的现状,提出了一种基于误差的分析方法。该方法通过区间分析和POE方程对机器人误差进行建模,并通过修正一些区间运算规则得到更为准确的扩展区间运动学方程。分析了扩展区间运动学方程的层级特性,提出了一种易于扩展并且能有效降低区间依赖特性的层级区间运动学方程,并针对该方程由于过度扩展而无法得出精确结果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区间矩阵优化方法。通过蒙特卡罗法以及和传统区间方法对比的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出方法更为高效,并且能够近似计算出理想的结果。某汽车变速箱装配线的6R机器人螺栓拧紧工序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分析方法比传统的区间方法更有效更精确。  相似文献   
4.
以液压马达式主动稳定杆系统为研究对象,推导得到了液压马达式主动稳定杆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利用线性化反馈的滑模控制方法设计了其控制器,并利用Lyapunov理论对控制系统的稳定性进行了证明。通过CarSim和MATLAB/Simulink对主动稳定杆系统进行了联合仿真,得出安装液压马达式主动稳定杆系统的车辆在双移线工况下运行的响应曲线。为了验证设计的控制方法,进行了实车试验。结果表明,与被动稳定杆相比,主动稳定杆系统具有较好的抗侧倾特性以及乘坐舒适性。  相似文献   
5.
目前数控系统中硬件设备互换性差,开放性不足,迫切需要改进。本文吸取即插即用的思想,采用设备驱动技术,增加了数控系统硬件配置的灵活性,为数控系统的开放性提供了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6.
自平衡试桩法在管桩承载力测试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南京长阳花园小区位宅楼的基础建设中,采用自平衡试桩法对预应力管拉进行了测试,并与同一场地的传统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实践证明自平衡试桩法对于管桩承载力的测试同样适用。  相似文献   
7.
一个基于CORBA的多Agent系统框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Agent系统是目前人工智能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Agent与分布式计算的结合是实现多Agent系统的关键。本文阐述了CORBA规范的主要结构及Agent系统的组织方式,分析了多Agent系统的结构、组织与通讯,讨论了CORBA规范提供的服务与多Agent系统的关系,提出一个基于CORBA的多Agent系统框架,简化了多Agent系统的开发,且有较好的开放性,为多Agent系统的实现提供了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提高伺服系统定位精度的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伺服系统定位误差形成的原因,提出了伺服系统采用分段线性减速并以开环方式精确定位的方法,给出了相应的程序流程图,对提高数控机床伺服系统的定位精度具有实用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本文阐述了无线网络控制器(RNC)话务负载测试工具的基本设计方法,及其测试环境和软件的实现等.同时还从软件工程的角度简要地介绍了RNC话务负载测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网络数控系统的概念及其技术内容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2  
综合了计算机网络协议与数控系统的层次结构。提出了网络数控系统的概念,比较了它与DNC、FMS之间的关系,建立了其体系结构,对信息共享,智能动态调度,网络数控与Internet/Intranet的关系等关键技术内容作了详细探讨,为从制造系统的设备层实现制造系统的敏捷性和智能性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