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金属工艺   9篇
机械仪表   1篇
冶金工业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传统的有模铸造方法无法满足拖拉机小零件小批量制造的短周期和低成本需求,开展了拖拉机小零件的快速砂型铸造方法研究,包括拖拉机小零件的快速铸造流程、分型设计方法和快速造型方法等。研究结果表明,在小批量制造需求下,采用无模铸造精密成形机和减材制造技术制造砂型砂芯,能快速铸造出合格的毛坯件,节约制造成本,并缩短制造周期。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时效温度和Cr含量对70%冷轧变形的Cu-Ag-xCr合金的硬度、导电性能和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u-Ag-xCr合金在450~500℃时效后,其硬度随时效温度增加而降低,随Cr含量增加而升高;时效温度和Cr含量对合金电导率的影响不大;随时效温度升高,合金耐蚀性降低;随Cr含量增加,腐蚀速率降低,耐蚀性提高。Cr含量为0.34%时,在450℃时效2h后,其综合性能较好,电导率为47.02 MS/m,硬度(HV0.1)达到128.34,耐腐蚀性较好。  相似文献   
3.
通过使用厚度分别为0.10mm的TC4钛合金和0.05、0.10、0.15mm的TA1工业纯钛箔制备钛蜂窝结构件,并对其进行平压试验,分析了箔厚和蜂窝孔边长对钛蜂窝结构承载性能的影响以及蜂窝结构件的失效形式。结果表明,钛蜂窝箔厚增加和蜂窝孔边长减小可提升钛蜂窝结构的承载性能,TC4钛合金蜂窝结构件的承载能力明显高于TA1工业纯钛蜂窝结构件。所有结构件的坍塌区域均出现在中部未焊接连接处,失效形式是局部塑性变形且伴有裂纹。  相似文献   
4.
通过砂型铸渗工艺,在中碳钢ZG270-500表面制备出纳米陶瓷颗粒增强高铬铸铁铸渗层,渗层与母材之间呈良好的冶金结合.结果表明:由铸渗层到母材,组织按以下顺序依次变化,高铬白口铸铁组织→过渡区魏氏组织→中碳钢铸态组织,铸渗层中碳化物周围发现有马氏体组织;加入纳米颗粒后,高铬铸铁组织晶粒得到细化,碳化物由紧凑网状分布向不连续的独立分布转变,基体的硬度得到提高;透射电镜结果表明,纳米颗粒作为第二相粒子弥散分布于奥氏体基体中,起到细晶强化和弥散强化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生产条件下,采用氩气吹入法制备了改性纳米TiN粉末强化ZGMn18Cr2样品.研究了不同纳米TiN添加量对ZGMn18Cr2样品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改性纳米TiN粉末强化处理后的超高锰钢的组织明显细化;当TiN加入量为0.03%时,硬度和冲击吸收功分别提高了6.0%和14%.SEM和TEM分析表明,TiN以微米级和纳米级的颗粒存在于奥氏体基体中,起到了细化晶粒,强韧化基体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采用二步法蠕化工艺生产蠕墨铸铁缸体铸件,并借助金相显微镜和力学性能测试等手段对缸体的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二步法蠕化工艺生产缸体的力学性能和微观组织均能够达到Ru T400的标准要求,蠕化率和硬度的稳定性优于普通冲入法生产的蠕墨铸铁缸体。  相似文献   
7.
采用CO2水玻璃砂型铸渗工艺在中碳铸钢ZG270-500表面制备了纳米TiN高铬白口铸铁铸渗层,研究了纳米TiN加入量对铸渗层组织显微硬度和耐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纳米TiN能够提高铸渗层的硬度,当加入量为1 0%时铸渗层具有最好的耐磨性能,加入量过多时纳米TiN有向界面处富集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无模具条件下EPS消失模的成形方法。采用数控铣削加工成形方法,进行制动器壳体、从动齿轮轮毂和制动盘的EPS消失模加工成形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数控加工的EPS模型其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均满足消失模铸造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基于数字化无模铸造精密成型机,研究了EPS塑料白模快速成型过程中成型机的主轴转速、刀具横向进给速度,以及径向进给量对加工质量的影响,并针对模坯的加工定位、加工变形等问题进行了研究,最终得到最优的加工参数。  相似文献   
10.
采用真空热压法制备不同MoS2含量的Cu/Cu-MoS2功能复合材料,测定其密度、硬度和电导率,并用MMU-5GA微机控制真空高温摩擦磨损试验机测试其摩擦磨损性能,通过扫描电镜对试样显微组织及磨损形貌进行观察,并进行能谱分析。结果表明:通过真空热压法制备的功能复合材料组织均匀、过渡层明显,Cu层与耐磨层的过渡平稳,界面结合强度较高;烧结过程中,Cu与部分MoS2发生反应,烧结产物主要为复杂的CuS-Mo化合物及单质Mo;随着MoS2含量的增加,材料的电导率和密度下降,硬度及耐磨性提高;单质Mo及MoS2对材料的耐磨性影响较大,当耐磨层含3%质量分数的MoS2时,功能复合材料的电导率与耐磨性有较好的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