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5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63篇
金属工艺   7篇
建筑科学   1篇
无线电   10篇
一般工业技术   19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采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详细研究了Fe,Co和Ni对NaNbO_3电子结构及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Fe,Co和Ni在NaNbO_3的禁带中引入了新的杂质能级,其在电子跃迁中具有桥梁作用从而使得电子吸收光线可红移至可见光区。另外,Co和Ni所引入的能级具有很强的分散性,其有利于电子的跃迁且能降低电子复合的几率从而提高NaNbO_3的光催化效率。  相似文献   
2.
铜掺杂对(Na0.5K0.5)NbO3无铅压电陶瓷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传统固相反应法对(Na0.5K0.5)NbO3压电陶瓷进行铜掺杂改性研究。使用SEM、XRD并结合常规压电陶瓷性能测试手段对该体系的显微结构、压电性能等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CuO的掺入使材料出现“硬化”现象,即材料的压电系数d33、平面机电耦合系数Kp和介电损耗tanδ下降了,机械品质因子Qm大大提高;CuO掺入量在1%mol时各项性能最佳。另外,从SEM图片中可以看出:(Na0.5K0.5)NbO3压电陶瓷材料的平均晶粒尺寸随着CuO掺入量的增加明显变大。这表明CuO有烧结助熔作用,能降低烧成温度。  相似文献   
3.
准同型相界附近(Na1-xKx)0.5Bi0.5TiO3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固相法制备了(Na1-xKx)0.5Bi0.5TiO3系压电陶瓷,XRD分析表明所得陶瓷样品为纯的钙钛矿结构,其准同型相界在x=0.18~0.22之间;电子探针显微分析显示所做陶瓷样品晶粒发育良好,具有规则的外形和明显的晶界;实验所得陶瓷样品损耗tanδ最大不超过5%,最好的压电常数d33=153 pC/N,平面机电耦合系数kp=0.299,它们分别出现在x=0.22和0.20处。  相似文献   
4.
采用传统固相法制备Na0.5Bi2.5Ta2-xWxO9 (NBTO-x,0≤x≤0.05)无铅压电陶瓷,研究W6+掺杂对NBTO陶瓷结构和电学性能的影响.XRD结果显示,所有陶瓷样品均生成了m=2的铋层状结构化合物,随着掺杂量的增加,样品的正交畸变先减小后增大;W6+掺杂提高了样品的压电与铁电性能,当x=0.03时,...  相似文献   
5.
龙梅  江向平  樊刚  刘芳  苏春阳  苏雷 《硅酸盐通报》2020,39(5):1594-1599
采用传统固相法合成了Pr3+掺杂的CaBi8Ti7O27(CBT-BIT-xPr3+,0≤x≤0.020)共生铋层状结构多功能陶瓷材料,并研究了Pr3+掺杂对CaBi8 Ti7 O27陶瓷样品的结构、电学和光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样品均为单一的正交相共生铋层状结构,适量的Pr3+掺杂未明显改变陶瓷样品的居里温度;随着Pr3+掺杂量的增大,陶瓷样品的介电损耗tanδ逐渐降低,压电常数d33由7 pC/N逐渐提升至11 pC/N;在450 nm波长光源的激发下,Pr3+掺杂后的样品可在611 nm处观测到一个较强的红光发射峰,并且其荧光强度随Pr3+掺杂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6.
溶胶-凝胶法合成(Na0.5Bi0.5)TiO3微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钛酸四丁酯、硝酸铋、醋酸钠和冰醋酸为原料,利用溶胶-凝胶工艺得到透明凝胶,经干燥后煅烧成(Na0.5Bi0.5)TiO3微粉。通过对溶胶体系水/醇盐的摩尔比、初始pH值及胶凝温度对(Na0.5Bi0.5)TiO3凝胶体系溶胶-凝胶形成过程影响的研究,发现水/醇盐比R在35≤R≤60,pH在2.2~3.5,反应温度在40~60℃时,能够得到透明的溶胶;通过TG-DTA、SEM、X-ray等分析手段对(Na0.5Bi0.5)TiO3粉体进行测试,表明在650℃合成1h可以得到单一钙钛矿(Na0.5Bi0.5)TiO3晶体;采用TEM对(Na0.5Bi0.5)TiO3干凝胶粉体分析其粒径大小约为10nm。  相似文献   
7.
采用传统固相法制备了CeO2掺杂0.9Bi4Ti3O12–0.1K0.5Na0.5NbO3(BTO-KNN) 铋层状陶瓷材料。系统研究了CeO2掺杂对BTO-KNN基陶瓷物相结构、微观结构以及电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所有陶瓷样品均为单一的铋层状结构;BTO-KNN基陶瓷的压电性能随着CeO2的掺杂而显著提高,损耗明显降低。当CeO2掺量为0.75 wt% 时,样品具有最佳的电性能: d33=28 pC/N,介电损耗tan δ=0.29%,机械品质因数Qm = 2897,剩余极化强度Pr = 11.83 μC/cm2,且居里温度 Tc 高达615 ℃;研究结果表明CeO2掺杂0.9Bi4Ti3O12–0.1K0.5Na0.5NbO3铋层状陶瓷是种潜在的高温陶瓷材料。  相似文献   
8.
利用水热法在碱性溶液中合成了具有钙钛矿结构的(K,Na)NbO_3无铅压电陶瓷粉体,研究了初始溶液中K+的含量对产物晶相、形貌以及化学组成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仪以及扫描电镜对产物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利用X荧光分析仪对粉体的化学组成进行了精确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初始溶液中K~+含量的变化,有两相钙钛矿(K,Na)NbO_3粉体生成,在溶液中K~+的反应活性低于Na~+。然后,将水热合成的K_(0.58)Na_(0.42)NbO_3粉体采用传统固相烧结制备陶瓷材料,其结构较致密,压电常数d_(33)达到94 pC/N。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MnCO3掺杂对钛酸铋钡BaBi8Ti7O27无铅陶瓷的结构与电学性能的影响,采用常规固体反应法制备了BaBi8Ti7O27-xMnCO3(x=0,0.015,0.03,0.06,0.12,0.16,0.20 wt.%).X射线衍射图显示,所有的成分都是单一稳定相,晶粒生长均匀,片状明显,且随着掺杂量的增加可以观...  相似文献   
10.
采用水热法,以二氧化钛和氢氧化钡为原料,氢氧化钠作为反应矿化剂进行反应合成BaTiO3纳米粉体。通过调节各种反应条件,并结合其产品XRD谱图分析,获得最佳的水热反应条件为:Ba/Ti比为1.2∶1,NaOH浓度为2.5 mol/L,温度220℃,时间为12 h。在该条件下获得的钛酸钡产品为立方相,形貌均匀,纯度较高,粒径处于80 nm范围,BET为14.62m2/g。介电常数测试表明该产品具有稳定的介电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