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2篇
金属工艺   2篇
冶金工业   20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得到较好的铸坯表面质量 ,满足生产高附加值 ,高技术含量的钢种要求 ,梅山炼钢厂在 2号高效连铸机上引进了国际上比较先进的结晶器电磁制动技术。主要介绍了结晶器电磁制动技术的基本参数和在梅山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2.
分析耐候钢连铸出现的问题,认为凝固时应力过大和磷铜元素偏析造成晶界脆化是出现铸坯纵裂的主要原因;结晶器中喂稀土丝恶化保护渣性能,影响结晶器与坯壳间的润滑与传热,并使热流不均匀是连铸漏钢的主因。采用钙处理代喂稀土丝工艺,以及减缓连铸一、二次冷却强度,改进保护渣后,连铸缺陷获得极大改善。  相似文献   
3.
复吹转炉钢-渣间容量传质系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冷态模型中,利用水模拟钢水,机油模拟渣,苯甲酸模拟钢-渣间传输物质来研究复吹转炉吹炼工艺参数对钢-渣间容量传质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枪位350 mm,顶吹流量117 m3/h,底吹流量从1.68 m3/h变化到2.36 m3/h时,传输物质的容量传质系数变化最显著;在选定的吹炼工艺参数中,采用枪位350 mm,底吹流量1.68 m3/h,顶吹流量140 m3/h,传输物质的容量传质系数最大.  相似文献   
4.
通过在实验室电阻炉上的实验研究,得出了复吹转炉在吹炼含磷较高铁水时冶炼终点最佳的炉渣氧化性和碱度。实验结果表明,渣一钢反应接近平衡时,炉渣的氧化铁含量在15%左右,炉渣碱度m(CaO)/m(SiO2)为4.4,这时炉渣的脱磷能力最强。研究的结果对于复吹转炉冶炼的终点操作是非常有益的。  相似文献   
5.
在250 t钢包内对某车轮钢分别进行了镁、钙处理,探讨了夹杂物特征对钢疲劳寿命的影响,得出如下结论:镁处理、钙处理钢中T.O含量变化不大,均在0.0025%以下,但镁处理钢氮含量比钙处理钢普遍要低;钙处理精炼结束后钢中典型夹杂物主要为铝酸钙和(Ca,Mn)S,而镁处理钢中主要为尖晶石—铝酸钙复合夹杂物、尖晶石—硫化钙包裹型复合夹杂物,夹杂物尺寸较钙处理明显减小;当外部应力大于470 MPa后,镁处理钢的疲劳寿命几乎都大于钙处理钢,由此证明镁处理对改善钢的疲劳寿命有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主要阐述了梅钢2号高效板坯连铸机非正弦振动参数选择过程以及在减少板坯表面夹渣量、振痕深度等方面的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7.
浇铸钙处理钢水堵水口原因分析及工艺改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钢水喂钙处理机理出发,分析了浇注钙处理钢水时钢包水口堵塞的影响因素,提出了钙处理工艺的有关改进措施,解决了钢包堵水口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连铸结晶器电磁制动对铸坯中非金属夹杂物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梅钢2^#连铸机采用的FC-Mold(Flow Control Mold)全幅二段电磁制动器对钢中非金属夹杂物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电磁制动后,铸坯中心的夹杂物总个数少于未采用电磁制动的铸坯,而前者边部的夹杂物个数则是后者的2.06倍;铸坯中心和边部的夹杂物平均直径和平均面积均有所减小,铸坯中心的平均面积减小量达到8.44μm^2。钢中的夹杂物主要为直径全部小于20μm的Al2O3、MnS和CaS夹杂物,还有少量含K、Na的夹杂物。未采用电磁制动的铸坯中含K、Na夹杂物的数量明显多于采用电磁制动的铸坯。采用电磁制动明显降低结晶器液面的波动幅度,这有助于减少卷渣几率。电磁制动使用技术还有待于进一步优化研究。  相似文献   
9.
复吹转炉钢-渣间容量传质系数的水-油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熔池直径880mm、深258mm的冷态模型中,利用水模拟钢水、机油模拟渣、苯甲酸模拟钢-渣间传输物质来研究熔池直径5285mm、深1545mm的复吹转炉吹炼工艺参数对钢-渣间容量传质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枪位350mm,顶吹流量117m^3/h,底吹流量1.68m^3/h至2.36m^3/h时,传输物质苯甲酸的容量传质系数变化最显著,在采用枪位350mm,顶吹流量140m^3/h,底吹流量1.68m^3/h,底枪布置方式为8孔对称布置在0.66直径的圆上时,传输物质的容量传质系数最大。  相似文献   
10.
连铸结晶器电磁制动的使用效果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梅钢2号连铸机采用的FC-Mold(Flow Control Mold)全幅2段电磁制动器使用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线圈电流强度的增加,磁场强度增大,结晶器内流动情况随之发生变化。当下部线圈电流为800~850A时,结晶器下部磁场强度在0.35~0.45T左右。上部线圈电流从100A增加到400A时,结晶器上部磁场强度随电流强度增加从0.2T增加到0.3T以上。采用电磁制动技术后,结晶器液面波动幅度明显降低,结晶器内钢液温度约上升10℃左右,钢中非金属夹杂物数量较少且尺寸较小,未发现直径大于20μm的夹杂物。但采用电磁制动后仍发生了卷渣现象,该技术还有待于进一步优化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