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1篇
化学工业   4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采用双极性脉冲电源控制变量法,分别得到不同负向电压和负向脉冲宽度下LA91镁锂合金的微弧氧化膜.通过扫描电镜和电化学方法比较不同工艺参数下合金微弧氧化膜的耐蚀性差异.结果表明:负向脉宽及负向电压大小均对微弧氧化膜耐蚀性影响较大,随着负向脉宽增大,膜层表面孔洞数量减少但孔径尺寸略有增大;当负向脉宽为65%时,微弧氧化陶瓷...  相似文献   
2.
基体对镁合金微弧氧化膜致密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致密化微弧氧化技术在Mg-Gd-Y,AZ 91D和ZM 6三种镁合金表面制备微弧氧化膜。通过电化学阻抗谱(EIS)、扫描电镜(SEM)等手段,比较了在三种镁合金表面制备的微弧氧化膜的致密性。三种镁合金微弧氧化膜的致密性依次为:Mg-Gd-Y>AZ 91D>ZM 6。可见,基体对微弧氧化膜具有重要的影响。该影响主要是由各合金上微弧氧化膜的PBR值(即氧化物与形成该氧化物所消耗的金属的体积比)不同所导致的,PBR值越高,微弧氧化膜越致密。  相似文献   
3.
不锈钢表面电沉积PbO2涂层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阴极板上具有应用可行性,但是传统直流工艺制备的PbO2涂层存在致密性不佳、耐腐蚀性差的问题。本文研究了在316不锈钢上电沉积PbO2涂层的脉冲控制工艺,考察了电流密度、频率和占空比等参数对生长速率和微观形貌的影响,进一步在燃料电池环境下对涂层的性能进行系统地测试,着重探究了PbO2涂层在高电位下的电化学性能。微观形貌和XRD结果表明,脉冲电沉积PbO2涂层比直流工艺的涂层晶粒更细小、组织更致密。动电位极化结果显示,脉冲工艺涂层的自腐蚀电位比直流工艺略有提升,腐蚀电流密度降低了一个数量级;在高电位的极化测试中,相比于直流工艺,脉冲电沉积涂层的电流密度显著减小,镀层的稳定性明显提升,在高电位下的破坏程度较小,能够更好地保护基体。正常工作电位下的极化测试表明,PbO2在阳极环境下还原较严重,但在阴极环境下只有轻微的还原现象发生。总之,相比直流电沉积PbO2涂层,脉冲电沉积涂层的微...  相似文献   
4.
采用双极性脉冲电源,在一定的阳极电流密度 (ja) 下,通过改变制备过程中阴极电流密度 (jc) 的大小,在LY12铝合金表面制备微弧氧化膜。采用SEM,EIS和中性盐雾实验研究微弧氧化膜的表面微观形貌、致密性以及实际服役性能的变化,进而分析jc对LY12铝合金微弧氧化膜致密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加适当的jc可以制备致密性较好的氧化膜;当jc较低或较高时,微等离子体在基体表面放电火花分布不均,无法获得致密性氧化膜;当ja=5 A/dm2,jajc=1∶1时,获得的LY12铝合金微弧氧化膜的致密性最佳。  相似文献   
5.
采用单极性和双极性脉冲,分别改变几种不同正向电压时的负向电压,在AZ31B镁合金表面制备了微弧氧化膜。利用电化学阻抗谱和扫描电镜研究氧化膜的等效电路元件值以及微观结构的变化,从而分析负向电压对镁合金微弧氧化膜致密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负向电压对于微弧氧化陶瓷膜致密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适当的负向电压可以有效地提高膜层致密性。并且,不同的正向电压下形成致密氧化膜的负向电压都约为30 V,不随正向电压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6.
采用电化学氧化法成功地制备了Magnéli相Ti_4O_7导电添加剂。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分别观测了Ti_4O_7的微观形貌和相组成。将少量Ti_4O_7导电添加剂加入到铅酸电池正电极中,考察了实验电池的放电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纳米多孔Ti_4O_7更有利于在正极板内形成导电通路,可有效地提高铅酸电池的放电容量。  相似文献   
7.
化学镀Ni-P-Al2O3复合镀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在Q 235钢表面制备Ni-P-Al2O3复合镀层的工艺条件,并表征了Ni-P-Al2O3复合镀层的组成、形貌、硬度及耐蚀性等性能。通过实验,确定最佳的工艺条件为:温度85℃,pH值4.6,Al2O330g/L。SEM和EDS研究表明:Al2O3微粒在镀液中会被活化,在进入复合镀层的过程中,其表面沉积有均匀的镍层。镀层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复合镀层的硬度和耐蚀性均明显优于Ni-P镀层的。  相似文献   
8.
在车间使用压缩空气过程中,特别是远距离使用时,需人工对压缩空气管卷绕,需要花费大量体力,而且效率低下。为解决这一问题,对压缩空气卷绕盘提出改进方案,即将卷绕盘改造成旋转接头的形式,使用压缩空气时只需摇动手柄。通过改造达到节省人工、提高效率,节约压缩空气的目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