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化学工业   1篇
金属工艺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一、前言 铁基非晶合金由于其价廉及高饱和磁化强度而广泛地应用于磁性器件中,但在高频下,其性能大大下降,远不及钴基非晶合金。Yoshizawa等人发明的铁基超微晶材料,综合了铁基和钴基非晶合金的优点,打开铁基软磁材料应用的新局面。他们在铁基非晶合金中加入易形核的Cu和阻止晶粒长大的Nb,在其晶化温度以上进行退火得到十几纳米的微晶粒,这种微晶粒材料显示出特异的软磁性能,初始磁导率可达80000,与钴基非晶合金相当,但其饱和磁化强度达1.3T。 至今对超微晶Fa_(73.5)Cu_1Nb_3Si_(13.5)B_9合金已进行了深入研究。Yoshizawa等人认为这种超微晶粒是bcc—Fe的固溶体,Herzer利用无规各向异性模型(Randomanisotropy model)解释了高导磁的原因,他认为由于晶粒尺寸小于交换作用长度,无规的平均效应使磁晶各向异性减弱,从而获得优异的磁性能。然而对超微晶的结构研究结果并不相同,Fujinami等人认为主要是由DO_3结构的Fe—Si合金组成,蒋建中等人也报道超微晶合金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国外尼龙橡胶传送带的剖析,研究解决国内传送带的脱胶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对Fe78Si13B9、Fe77Cu1Si13B9和Fe74Cu1Nb3Su13B9三种非晶合金的晶化过程进行了DTA热分析和在位动态电镜观察.在Fe77Cu13B9非晶的晶化前期阶段,发现了条状调幅结构,这被认为是Cu元素Fe基非晶基体中的Spinodal分解的产物,富Cu区还可以作为α-Fe晶核的产床,导致了高密度形核.  相似文献   
4.
不锈钢Ⅱ型试样的应力腐蚀和氢致开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奥氏体不锈钢(1Cr18Ni9Ti)Ⅱ型试样的应力腐蚀和氢致开裂。实验表明,该试样在沸腾MgCl_2溶液中能产生应力腐蚀,裂纹形核门槛值为K_(ⅡSCC)/K_(ⅢX)=0.16。但裂纹并不在缺口面的最大剪应力处(θ=80°)形核,而是在最大正应力处(θ=-110°)形核,并指向正应力的法线方向。该试样动态充氢时能发生氢致开裂,其门槛值K_(ⅡH)/K_(ⅡX)=0.59,远比应力腐蚀的值要高,当K_Ⅱ较高时,氢致裂纹在最大剪应力处形核。当K_Ⅱ较低时,则在最大三向应力处(θ=-110°)形核。应力腐蚀是解理断口,且与K_Ⅱ无关。而氢致开裂断口则与K_Ⅱ有关,K_Ⅱ较高时是分布有二次裂纹的剪切韧窝断口,K_Ⅱ较低时则是准解理断口。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