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10篇
化学工业   1篇
金属工艺   1篇
建筑科学   1篇
能源动力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为了改善半主动悬架的性能,提出采用改进的粒子群优化(improve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IPSO)-向后传播(back propagation,BP)算法作为半主动悬架自适应控制,该算法将标准粒子群算法进行改进,用以改善粒子群全局收敛性和收敛速度,并将改进后的IPSO算法作为BP神经网络的学习算法,用于半主动悬架的自适应控制.自适应控制器采用了双神经网络单元结构,一个作为输入端的控制器,根据路面输入调节半主动悬架阻尼值,另一个作为半主动悬架的辨识器,并进行在线识别.通过该控制器进行半主动悬架自适应控制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基于该算法的控制器明显改善了汽车的舒适性和平顺性,使得车身的垂向加速度比粒子群优化(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BP半主动悬架的降低了21.73%,提高了汽车悬架的性能.  相似文献   
2.
为了回收叉车负载下降的势能,构建出其新的液压系统.首先阐述了新液压系统的理论基础并分析了其工作过程,与现行液压系统进行比较后得出,新系统因采用了二次调节元件-液压变压器而减少了节流损失.随后建立新系统中2个主要元件液压变压器与液压蓄能器的数学模型,并仿真得出蓄能器的参数有效容积AV、充放效率η与液压变压器配流盘控制角θ间的特性关系.接着对比了新液压系统与现行液压系统回收势能方式的不同,并在叉车空载、半载、满载的工况下仿真得出了蓄能器回收负载势能的多少,结果表明新系统进一步提高了负载势能的回收能力,回收效果随着压力比λ的增加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3.
4.
介绍了全液压驱动系统的工作原理,构建了小型装载机行走和工作的全液压驱动系统,其特色在于一种新的二次调节元件液压变压器以及液压蓄能器的应用。建立了液压变压器压力比的数学模型和液压蓄能器的教学模型,并通过仿真分析了液压蓄能器特性参数与液压变压器配流盘控制角之间的关系。分析得出了所提出的全液压系统相对传统行走驱动系统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在复杂环境中2自由度轮式铰接车辆的越障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分析2自由度铰接轮式车辆的越障能力,通过简化其越障时的力学模型分别给出了前轮同时越障和单侧轮越障的平衡方程。由于在复杂非结构环境下,诸如附着系数、滚动阻力系数等这些对车辆越障起到关键作用的地面参数具有不确定性,从而导致了顺利通过障碍所用的牵引力也是不确定的。文中用区间表示这些不确定参数,通过区间分析得到了该铰接车顺...  相似文献   
6.
液驱混合动力车辆制动能回收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应用液压变压器搭建液驱混合动力车辆的设计概念.在其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建立相关数学模型,分析蓄能器的特性参数(有效容积、比能量和充放效率等)与液压变压器配流盘控制角之间的关系.在不同恒转矩制动工况下对直接能量回收和应用液压变压器间接蓄能器的能量回收进行仿真分析,得出不同变压比下的节能参数.  相似文献   
7.
针对非隔离型光伏并网逆变器存在直流分量注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比例复数积分(PCI)控制器的直流分量抑制策略。将直流分量当作系统的扰动,设计相应的扰动观测器(DOB),利用DOB对系统中的直流分量进行实时观测,并基于直流分量的观测值设计补偿环节,实现对直流分量的抑制。此外,针对系统在传统PCI控制器控制下存在系统相位裕度不足的问题,将传统PCI控制器的实数形式的谐振系数替换为复数形式,在复数域下设计改进型PCI控制器,提高系统的相位裕度。最后通过仿真与实验验证所提控制策略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在Hilbert空间中,给出了寻求平衡问题解集、变分不等式问题解集以及无限族k-严格伪压缩映象的不动点集的公共点的序列,并在适当的条件下证明了该序列强收敛于其公共点.所得结果推广和改进了已有的相关结果.  相似文献   
9.
介绍一种电缆绝缘厚度测量的新方法及其原理。根据这原理研制了新型的绝缘厚度测试仪 ,并在中宝电缆厂试用 ,效果较好 ,目前尚在进一步改进中。  相似文献   
10.
高等教育"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作为基础科学和技术的流体力学课程,其实验教学体系面临更新和改革,以适应新的学科发展需求。本文以流体力学的经典实验(沿程阻力系数测定实验)为研究对象,探索虚拟实验构建及其与传统物理实验的融合方法。通过更新、充实教学内容、完善知识体系、建设数字教学资源、优化考核评价体系等方法,构建面向理论知识和工程应用两个维度的创新型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方法的引入,为创新性教学提供了平台和方法的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