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4篇
金属工艺   2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冶金工业   1篇
  2012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文以典型的单槽年处理量为1000吨的阳极氧化槽为例,从四个方面计算阳极氧化槽的吸热量,为合理选择冷冻机容量提供参考依据并介绍国外几个厂家阳极氧化冷冻机的配套情况。  相似文献   
2.
铝型材在阳极氧化着色前必须进行预处理,其过程主要包括:脱脂、碱蚀、光化及中问的水洗处理等工序. 碱蚀处理是在脱脂的基础上进一步除去表面脏物,并将表面的轻微划纹和天然氧化膜溶解掉,使基体金属表商暴露出来,以利于阳极氧化顺利进行. 在碱蚀过程中,不断有铝离子溶入碱蚀液中,形成铝酸钠溶液,通常碱蚀液中含氢氧化钠约80~120克/升,当碱蚀液中铝离子浓度大于35克/升时,铝酸钠溶液就变得不稳定,并有氢氧化铝析出,当  相似文献   
3.
随着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工业氧化铝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对于不同的用途,要求氧化铝具有不同的物理特性。而这些特性往往决定于它的特殊的微观结构。笔者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砂状氧化铝等六种工业氧化铝,试图为其工艺流程的改进及应用范围的推广提供参考。一、研究方法根据其粒度的差别采用不同的制样方法。粒度较粗一般在50μm以上者,将试样人工震撒分散,用双面胶纸粘附于试样台  相似文献   
4.
工业氢氧化铝的热分解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氢氧化铝焙烧制取氧化铝,温度对它的性质有很大影响,不同用途对氧化铝理化性质的要求也不同。如:氧化铝的类型、α-Al_2O_3含量、晶体结构、晶粒大小、比表面积等都是很重要的物理性质指标。控制氢氧化铝的焙烧程度可获得不同用途的氧化铝产品。关于氢氧化铝焙烧分解的物理化学变化行径有过一些研究和评述。但在有些文章中,对分解产物中间过渡相组成说法不一,这是由于原材料的性质,焙烧介质气氛、温  相似文献   
5.
筛选封孔液主盐及辅助成分,以正交试验法优化铝阳极氧化膜中温无氟封孔剂的配方及工艺。该封孔剂工艺配方独特,封孔质量好,槽液易于管理,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间连续加料大型予焙铝电解槽的诞生以及电解烟气干法净化技术的发展,对氧化铝物理性能提出了新的要求,于是七十年代未,世界上出现了砂状氧化铝,并逐渐成为氧化铝的最主要品种。我国砂状氧化铝正在试制过程中。本文用JSM—35C扫描电镜对典型的砂状氧化铝、粉状氧化铝以及我国目前生产的所谓中间状氧化铝的微观结构进行了分析,彼此略作比较,试图为砂状氧化铝试制工艺的改进提供依据一、粉状氧化铝的显微结构  相似文献   
7.
铝型材在阳极氧化之前,需在苛性钠溶液中作浸蚀处理,浸蚀时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 2AL+2NaOH+H_2O→2NaAlO_2+H_2 (1)在上述反应中,溶解27g铝需要40g苛性钠。但在实际生产中,浸蚀液需过量的苛性钠,反应才能加快。常规的苛性碱蚀液成份列于表1中,溶液的粘度较高,被铝材带出的量约为0.2L/m~2,是水的两倍。  相似文献   
8.
<正> 热分析是研究物质受热时测量其物理、化学变化的一种技术,内容广泛而丰富。从广义上讲,凡是物质作为温度函数的物理和化学的测量技术均称热分析。随着技术的不断进展,热分析已由经典的差热分析(DTA)发展到热重分析(TG)、导数热重分析(DTG)、热气体滴定(TGT)、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热膨胀法(TDL)等分析方法。不过在热分析中应用得最多的还是以  相似文献   
9.
本国际标准规定了一种应用人工光照射加速试验评定铝及铝合金着色阳极氧化膜的耐晒度测试方法. 本方法适用于用任何方法生产和任何用途的铝和铝合金着色阳极氧化膜. 原理将阳极氧化过的样品置于人工光下进行照射,定时的用灰度标卡作比较,观察颜色的变化情况.仪器和光源先用欧洲蓝色灰度标卡耐晒度为6级的色布标样进行照射标定,测定颜色变到灰度3级时的时间长短(即退色25%),以便确定该仪器照射1个局期的时间. 将待测样品放在与标准布样相同条件下进行照射,直至待测样品颜色变到相当于灰度标卡3级为止.根据该颜色褪掉时需要的照射周期数确定待测样品的耐晒指数.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二次电解着色法中稳定剂的选择方法及锡盐浓度,着色电压,着色时间,温度等因素对着色速度的影响。指出:用所选稳定剂可电解液长期稳定不失效;型材着色锡盐浓度的下限值为2克/升,对应于不同的浓度,色调也不同;着色电压与时间都对着色速度具有一定的影响;当温度在14-24℃范围内时,它对着色速度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