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金属工艺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冶金工业   1篇
  2015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分析连续电镀锌生产线进行纳米镍技术改造的效果,以期进一步提高锌层的表面质量。方法应用模拟重力法高速电镀锌设备在IF钢(无间隙原子钢)表面进行纳米镍试验,探讨纳米镍对钢基板擦划伤部位的修复效果及机理,分析纳米镍时间对电镀锌层形貌和取向的影响。结果纳米镍优先沉积在基板的缺陷位置,对基板擦伤位置具有良好的填充作用,且镍层与基板结合良好。随着纳米镍时间的延长,锌层的结晶尺寸减小,结晶状态趋于致密,(002)基面织构系数明显增加。结论纳米镍技术嵌入连续电镀锌生产线,对修复基板缺陷、优化锌层结晶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高速电镀锌生产效率高、成本低,工业应用广泛.综述了国内外高速电镀锌的应用和研究现状.介绍了高速镀锌的种类,总结了影响镀层质量的因素以及高速镀锌工艺中存在的问题,并对高速电镀行业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电镀锌预磷化工艺参数对磷化膜晶粒度、表面粗糙度及色泽明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表调液pH值、磷化液总酸度和游离酸度对磷化晶粒度影响明显,当pH低于9时,总酸度超过35点,游离酸度低于2.0点,晶粒粗大且结晶疏松.随着膜厚的增加(1.5~3.0 g/m2),色泽明度趋向于暗色,表面粗糙度Ra值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4.
采用高速电镀技术在无间隙原子钢(IF钢)基板上镀锌,借助扫描电镜和取向分布函数研究镀锌层的微观形貌和织构。结果表?镀锌层由一系列倾斜于基体表面紧密排列的六方形片晶组成,初始电沉积时基体表面氢氧化锌的大量吸附抑制锌的三维形核,二维晶核的外延生长以及IF钢基板的{111}纤维织构促进镀锌层{11.5}锥形非纤维织构的形成。镀锌层呈锥形织构时,片晶的滑移面与基体表面呈一定角度,保证镀层在受到轴向应力时产生一定量的分切应力,从而有利于自身的塑性变形。  相似文献   
5.
应用模拟重力法高速电镀装置在无间隙原子钢(IF钢)基板上电镀锌,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和X射线衍射仪(XRD)研究电流密度和钢板运动速度对锌层微观形貌和织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高速电镀锌层呈片晶状倾斜于基体表面紧密排列,随着电流密度(20~60 A/dm2)的增大,{10.3}和{10.4}等锥形织构系数降低,{00.2}基面织构系数显著增加,晶粒尺寸减小;当电流密度高于50 A/dm2时,伴有枝晶的出现;钢板运动速度(1~3 m/s)的增大提高镀层的致密度,同时降低{00.2}基面织构系数,对锥形织构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6.
采用双靶直流磁控溅射工艺,在高速电镀锌基片上制备了铝镁合金镀层.用SEM,EDS和XRD方法分析了镀层的形貌和组分,借助电化学试验和中性盐雾(NSS)试验研究了靶功率和衬底温度对镀层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衬底温度升高,镀层趋于致密,但球状颗粒增多,自腐蚀电流密度略有增加;铝靶的功率为900W,镁靶的功率为200W,衬底温度为150℃时镀层的耐蚀性最优,自腐蚀电流密度约为4μAcm-2,耐中性盐雾时间为120 h,经分析,镀层组分主要为Al12Mg17.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